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20日 星期三

    图书评介

    道路决定命运

    ——评《走向复兴的道路》

    胡静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20日   14 版)

        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李乐刚、陈金清等学者撰写的《走向复兴的道路》一书于2013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特色鲜明、结构紧凑、条理清晰、论证有力,堪称同类研究中的佳作。

        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及其道路选择一直是学者们求索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201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其后“中国梦”引发了世界各方的积极反应,这充分说明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对于中国以及世界的特殊意义。国内理论界也围绕这一主题推出了不少较好的理论成果。

        在论证设计方面,《走向复兴的道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采取史论结合的论证方式,在尽可能占有丰富资料的前提下,客观公正地呈现历史事实,力求全面再现历史发展的线索及其背景因素。在论证思路上通过提出并回答三个问题,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将整个研究分成三大块,构成了一个发展过程完整、逻辑结构严密的理论框架。这种论证设计的处理不仅能够帮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掌握较为丰富的历史资料,同时能够引导读者从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思考、认识和理解历史之必然。

        从研究视角与理论定位来看,该书围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线,注意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正面到反面,从政治、经济、文化到社会、军事、外交等多个视角组织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解读与深入的探讨,因而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此外,该书充满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与现实主义关怀,对理论研究的定位具有明显的意向性,即以史鉴今。正如该书《绪言》中指出的,大国崛起、民族复兴,能否抓住历史的机遇至关重要。中华民族有着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曾经长期保持着领先地位,但是近代以后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中国多次痛失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作者并未将笔墨过多着力于惨痛历史的回顾,而是更多地放在分析社会病象产生的根源、总结经验教训上,展现出学术研究者的历史担当。

        从观点创新来看,该书将研究重点放在具有原创性的内容上,力求讲新话、立新意、开新路。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问题为主线,紧紧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来展开论述,揭示出“复兴”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其于中国、世界之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深远意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走向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的历史必然。二是以批判为武器,有针对性地解决人们的思想困惑。创作者们秉持强烈的历史意识、反思精神与严谨的学术态度,始终坚持客观性与批判性相结合的原则,针对各个时期出现的关于中华民族复兴的错误认识或片面认识,如“全盘西化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进行了有力的辨析、批驳和纠正。

        历史证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做指导。这一观点在全书的结构设计与内容安排当中得到了明确体现。从第二章到第五章,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民族复兴思想所经历的萌芽、探索、反思与确立过程。该书书名虽为“走向复兴的道路”,但是这个道路不仅是实践的道路,而更是思想之道路,或者说是由思想引领的实践之道路。这使得本书不只停留于回顾与总结历史,而更具备了研究性的特征,是一部具有学术价值的理论著作。

        (作者单位: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