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向社会公布《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4年版)》(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针对不符合首都战略定位的产业公开“亮剑”,开出了一张涉及面颇广的禁止和限制清单。
《目录》公布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将对未来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从源头限制“三高”产业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北京也面临着一系列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等。
专家研究发现,这些问题有共同的深层次原因——城市功能过多,经济体系“大而全”,部分行业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等“三高”现象严重,加剧了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此外,部分产业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四类功能区发展要求也很不一致。
专家为此把脉,提出必须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从控制产业增量入手,通过改革创新,用《目录》管理等手段,从源头对“三高”产业进行限制,对过度集中的功能说“不”。
《目录》制定过程中,曾有人提出质疑,制定出台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是不是代表北京将限制发展?
北京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恰恰相反,《目录》的出台是为了更好、更科学地发展。《目录》不涉及现有存量产业,存量产业调整将按全市统一部署,从就地淘汰、转移疏解、技改升级三个方向稳妥有序推进。
专家指出,长期以来,北京市一直宣称将严格控制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新增产业,为高精尖产业腾出发展空间,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打下坚实基础。《目录》给出了具体的参照依据,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留出了更多空间。
以看得准、有共识为入选依据
《目录》是北京市在产业管理领域的重要改革创新,由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商务委等10个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制定过程集思广益,充分凝聚了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和共识。
今年3月份《目录》形成初稿后,北京市有关方面数次召开部门、区县专题研讨会,广泛征求了专家、企业、行业协会的意见。先后有100余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了《目录》讨论,提出了诸多意见和建议。
在反复论证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北京市把有关各方特别是专家学者有共识的行业列入了《目录》。
在东城区、西城区等核心区,除了要执行水泥、石灰、摩托车制造禁限等全市性管理措施外,还要严格禁止制造业、建筑业、批发业,同时禁止新建和扩建高等院校、大型医院,严格限制酒店、写字楼、展览馆等大型公建。
为确保《目录》得到有效执行和动态更新,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建立管理联席会议机制,把《目录》的执行、解释、修订等工作统筹起来,完善《目录》各项工作细则和相关配套措施,真正把《目录》执行落到实处。
北京各类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可对照《目录》进行自查。市、区两级相关项目审批和企业注册登记等主管部门在执行办理程序时,须依据《目录》先予审查。
突出操作性 不搞“一刀切”
北京市新上建设项目和新设立企业种类繁多、数量很大。如何既把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新增产业控制住,又符合区县的实际,适应形势变化?
立足实际,不搞“一刀切”是《目录》编制的一大亮点。管理措施分禁止性、限制性两类。其中,限制性是指对一些行业做出区域限制、规模限制和产业环节、工艺及产品限制,主要从北京现阶段发展实际出发,有区别地加以限制。
北京全市分为四类功能区域(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在资源禀赋、功能定位、发展基础等方面各不相同,不能用一把尺子定产业。为此,《目录》把管理措施分为全市和四类功能区域两个层面。全市层面的管理措施须在全市范围内普遍执行,四类功能区域层面的管理措施则是指在执行全市层面管理措施基础上,增加的差异化管理措施。
据了解,《目录》的发布仅仅是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组合拳之一。目前,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还正在研究制定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相关政策意见。
未来,北京将坚持在“进与退”“增与减”中促进首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处理好当前与长远、“舍”与“得”的关系,以退促进,退中求进。
(本报北京8月18日电 本报记者 董 城 张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