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8日 星期一

    人文青奥

    让体育回归教育

    王东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18日   07 版)

        作为一项诞生才四年的体育赛事,大多数人,包括众多体育界人士,也许对国际奥委会创立青奥会的初衷和意义还稍有陌生。

        长期以来,如何利用奥运盛会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施行素质教育,在世界很多地方还是一大弱项,尤其是当我们习惯了将奥运会金牌视为所有参赛选手的最高目标和荣誉的今天。因此,当南京青奥会的大幕正式拉开时,包括有些体育界人士在谈及参加青奥会的目标时,虽然也提及青奥会的主旨,但仍不忘提及“希望这次青奥会能有优秀运动员涌现出来,参加里约奥运会。”一些媒体也习惯性使用“明日新星”“里约奥运金牌热门人选”等字眼。

        也难怪,既然是一项体育赛事,人们当然会将目光盯在金牌以及选手的成绩上,或是将青奥会看成是缩小版的奥运会,殊不知,这些观念不仅是与青奥会的初衷相距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早在2007年,国际奥委会及其时任主席罗格先生最早提出创办青奥会时,他们的初衷就是让孩子们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更注重运动会期间的教育与文化活动,包括关于奥林匹克价值观的教育和论坛,讨论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反对使用毒品,使青年们成为真正具有体育精神的人。

        罗格曾说过:“国际奥委会的职责不应该局限于主办体育赛事,同样应该肩负起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教育的责任,因为体育就是一种教育。”显然,罗格的主张与中国教育界和体育界一贯提倡的“体教结合”和“淡化金牌”有着明显的差异。因为,“体教结合”和“淡化金牌”的理念本质上仍是将体育和教育人为地分割开来,并没有将体育视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说,罗格先生的理念代表了当下被世界潮流所认可并接受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却并不为我们的体育部门所重视,也未被教育部门当作己任。如果我们的体育和教育部门仍认识不到体育的教育功能,中国式人才培养之路与世界接轨的距离还将进一步拉大。

        四年前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青奥会,国际奥委会特别邀请到诸多世界冠军和来自教育、体育、文化等各界的国际专家,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指导小运动员们处理相关的社会问题,并通过网络与外界互动,因而那届青奥会总体上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但是,闭幕之后,国际奥委会和新加坡主办方也坦承,首届青奥会距离完全实现国际奥委会的初衷尚有不小差距,因为在实现“青少年在文化教育交流方面的收获比参赛成绩更为重要”这一目标上尚有欠缺。

        新加坡的教训给南京留下了一项高难度的课题——如果继续沿用上届青奥会所使用的主要活动形式,以简单的说教方式去教育青少年,可能很难在青少年中间形成广泛共鸣。南京青奥会首先要面对的是,改变功利主义已经对青少年选手造成的深刻影响,让参加青奥会的孩子们通过体育比赛和文化教育交流活动,树立起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他们能成为真正具有体育精神的新一代。

        因此,在接下来的12天时间里,南京方面在举办好各项比赛的同时,其实还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一项使命。(本报南京8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王 东)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