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单位联合推广的第一批20首“中国梦”主题歌曲,目前正在各大媒体上广泛传播。这20首“中国梦”主题歌曲,形式上有独唱(13首)、二重唱(4首)、合唱(3首);风格类型上涵盖了三种唱法,有美声唱法(3首)、民族唱法(6首)、流行唱法(6首),还有一首美声与流行混搭的歌曲。无论运用何种演唱形式和演唱风格,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深入浅出地向人民传递了“中国梦”的精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中国梦”这三个字实则蕴含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人生理想等多方面的内容,这20首歌曲就“中国梦”的主题内涵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发掘。《光荣与梦想》《共筑中国梦》气势恢宏地表达了实现国家振兴与民族富强的决心和意志;《梦想星光》《美丽中国梦》饱含深情地对“中国梦”表达了由衷的赞美。虽然每首作品的关注点都围绕着“中国梦”这一主题,但又有不同侧重点的解释,给了听众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最大限度满足不同欣赏水平、不同关注角度观众的喜好。比如,《光荣与梦想》是一首动力性极强的合唱作品,是典型的单二部曲式(AB)结构,主部稳健有力,音域在中低声区有明显的保持,可以看出作曲家希望在副部对主题有一个具有对比效果的突出感。《我的要求不算高》演唱者黄渤用了他“本我”的形象,向大众传递出了一个普通人的“中国梦”,这首作品是以传播性和上口度为主要观照点,即对于这种类型作品的评价标准,首先要看这首作品能不能激起广大听众的共鸣,其次是作品能否在大众之间广为传唱。显然,马年春晚第一次“触电”当歌手的黄渤用他独具喜感的特质和平民化的个人形象,给观众在听觉和视觉上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歌词道出了每个老百姓的心声——高收入、良好的社会保障、公平的社会形态,这就是老百姓的“中国梦”。
自艺术体系建立以来,如何将歌曲的艺术性与可听性结合在一起,一直是词曲作家们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以及检验歌曲创作是否成功的一条重要标准。在一些人看来,让听众既能够从歌曲中得到共鸣,又能够得到足够的审美体验,似乎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命题,尤其是在主旋律歌曲创作方面,一些听众总抱怨“现在好歌越来越少了”。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词曲作家,更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歌唱家以及演唱技巧非常出色的青年歌手。歌手们都想通过演唱高难度歌曲从而脱颖而出,所以会要求作曲家提高歌曲的演唱难度,而这一难度就成了普通听众难以逾越的“一道坎儿”。这道坎儿也成了歌曲传播的“一道坎儿”,使得不少歌曲看上去有些“曲高和寡”。而在此次“中国梦”新创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作曲家们在解决这一矛盾上的努力,不仅保证了歌曲的艺术性,更注重了作品的传播性。“中国梦”的思想很广泛,但通过这20首作品的演绎并不难理解,作品的旋律线条流畅、歌词明晰,而且通俗易懂、难度不大,易于传唱,很好地做到了“曲高未必和寡”。这些作品关注点不仅着眼于国家这个“大我”的层面,也同样创作出了《坐上高铁上北京》《我的要求不算高》这些“小我”的优秀作品,演员们亲切的演唱很容易拉近与听众的距离而产生“共鸣”,而这种“共鸣”的产生更能激发大众的广泛参与度,并通过作品指出“中国梦”的参与主体——即“中国梦”是民族复兴的梦,同样也是人民实现自我价值,迈向幸福生活的梦,老百姓通过作品能够感受到民族复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联,而这恰恰就是音乐所擅长的——“乐以和其声”。
艺术与社会的发展本就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促使艺术的全面蓬勃,而社会主体精神的缺失,则会使艺术缺少灵魂。“中国梦”主题新创作品的推出给听众带来了很多崭新的音乐审美体验,听众可以从这些琅琅上口的旋律中体味中国梦的含义,也可以从朴实无华的歌词中领会出奋斗的决心。一首首旋律动听、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通过不同侧面向听众阐释了“中国梦”的思想内涵,成为艺术与思想相结合的典范。
(作者单位:山西戏剧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