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的城市都太‘坚硬’。如果像海绵那样,既能吸收水分,又能缓慢地释放水分,下大雨时就不会出现严重内涝,持续干旱时也不至于燥热炽人。”近日,在北京市朝阳区青年汇举办的一场“雨水故事会”上,来自湖南省常德市江北水系综合治理办公室的项目协调员刘波如此感叹。
像北京这样的城市,一方面严重缺水,一方面又时常“泛滥成灾”,如何利用好雨水资源,是值得城市管理者思考的重大问题。
问题:雨水流不进绿地和公园
莲花桥是北京著名的“水淹大桥”,遇到暴雨时,常有车辆被淹没。
是什么妨碍了北京的雨水利用?中国圆明园协会专家杨春林指出,要想“就地挽留雨水”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多的绿地,二是绿地要比周边的硬地“低矮”,而目前这两个方面都做得不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蚕食了太多的绿地和洼地,导致所有的硬地面都成为“集雨面”。由于缺少把雨水引到低洼处湖泊的通道,造成了莲花桥周边的公园缺水、而莲花桥每逢暴雨就成灾的后果。
按照《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的要求,北京市将在2015年前修建89个地下蓄水池,重点解决下凹式立交桥的排水问题。但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看来,或许有更好的办法。
李迪华说,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曾在2007年做过北京区域水系统分析,研究结果和规划建议交给了北京市规划部门,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重点地区的蓄、排水规划。“北京应当发挥农田、绿地、城市内湖水体等生态基础设施的功能,在适宜区域建设有利于雨水蓄滞和下渗的绿地,减少城市内湖不透水防渗层的铺装面积,实现雨水下渗、地下水补给、雨洪调节等生态功能。”
方案: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
未名湖原来是北京“三山五园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它与圆明园已经中断了水路联系。未名湖北边的万泉河早已干枯,河底也被封上了水泥。未名湖以及北京大学北边的整个水系,几乎只能靠抽地下水补充。
“如果能够做好雨水利用,通过万泉河让圆明园和北大的水系重新联通,会比抽地下水好得多”,刘波告诉记者,“2012年7月21日北京的那场暴雨,降水量是9.85亿立方米。这些雨水几乎全排走了,流走的水量相当于密云水库现在的蓄水量,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城市太‘坚硬’。一般的土地都不是完全平整的,会有一些小坑小洼,一旦下雨,周围的水就汇聚到这些坑洼里,慢慢下渗。这样的土地就像海绵,能吸收大量的雨水。”
刘波强调了“径流系数”的概念,“就是下雨之后,有多少水会形成地表径流,有多少会下渗到地下。像公园绿地这样的地方,应当有90%的水下渗到地底,剩下的10%左右形成径流。城市应当利用自然本身的能力,让城市‘松软’的地方足够宽广,那么,雨水就不会成为灾害。”
对此,李迪华指出,城市需要对雨水进行“源头控制”,进行统一规划,使每一处建筑、桥梁、道路都能进行雨水回用。一旦城市遭遇超常暴雨,每一个小区都能把本地的雨水储存下来。
拓展:让草地和林地参与截留
2007年以来,北京水务局志愿者张祥一直在考察北京水资源状况。据他介绍,北京过去有星罗棋布的坑塘,能留住大量的雨水,使之均衡渗入地下。现在,很多坑塘成了垃圾山,或者被填平盖楼。张祥说:“几天前我们去一个叫千亩槐林的地方,发现这里种树的方式,全是按照经济林的概念,横平竖直。这样的方式种树,三五年内,树只是抽水机,很难成为传说中的‘森林水库’。”
张祥发现,四棵树中间有一片裸地,“能不能在这里做个坑,把雨水留住,让雨水下渗?这个坑不单单能留住雨水,同时能留住枯叶和林地的其他有机物,日积月累起来就会成为一个腐殖土层。”张祥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内涝,净化空气,提升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李湛东强调,城市应当发挥天然林地、天然草地拦截雨水、缓冲雨水的作用。“绿地和绿地其实是不一样的。如果一片绿地是由本土的各种草、树‘天然编织而成’,那这片绿地就像一层长在地面上的‘绿海绵’,有强大的截留雨水能力。如果绿地上面只有一棵移植来的孤树,下面只有一层‘园林景观草皮’,那它在雨季时的蓄水能力就会大幅度降低,在干旱时的耗水能力则会迅速提升。如果我们能够在建造城市绿地时,多考虑恢复天然生态系统,利用地形,让湖泊自然聚水,就有可能实现暴雨缓排、城市软化。”(本报记者 冯永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