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15日电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中央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工程。自2004年以来,工程每年都组织专家学者赴各地开展调研,进一步加深专家学者对我国国情、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了解,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近期,工程组织专家学者分3批赴陕西、吉林、广西等省区开展国情调研。调研组深入工业园区、工厂企业、城乡社区、高等院校进行实地考察,同社科工作者、实际工作部门同志、高校师生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各地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情况,了解各地加强思想理论建设、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情况。
专家们亲身感受到各地干部群众凝神聚气、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切身体会到各地改革创新、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在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和东兴试验区,专家们加深了对创新驱动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陕西杨凌高新农业产业示范区、吉林昌邑大荒地村和卡伦镇,专家们了解了农业产业合作社的发展思路,对党和国家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理解。在陕西照金,专家们重温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艰苦奋斗的岁月,也为照金以红色文化为中心、结合生态旅游和农村城镇化建设为一体的发展之路所欣喜。在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和中国-马来西亚产业园,专家们对北部湾开发开放战略的前景更加充满信心。在吉林长影集团,专家们了解了长影通过体制改革实现扭亏为盈的发展历程,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有了更多的认识。
问题是时代的口号,实践是理论的指向标。通过这次调研,专家们增进了对国情的了解,特别是对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实施工程的重大意义,增强了做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在调研中,地方干部群众和高校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和困惑也引起专家们的深思,比如如何深度总结各地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所创造的新鲜经验,如何进一步加大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互补力度,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龙头整合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如何完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才引进、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等等。专家们普遍感到,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高的使命和责任,要聚焦于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多总结改革发展的新鲜经验,多研究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为实践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专家们反映,此次国情调研很接地气,既大开眼界又引发思考,受益匪浅。要把这次调研的收获转化到重大问题研究、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中去,积极主动地做好工程工作,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