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儿科大夫必然是热爱孩子的大夫。”已是94岁高龄的老人见面就对记者说。是的,他用了60多年来阐释这个至真至朴的道理,用了60多年开垦中国的小儿外科领域。
至今,老人仍坚持每周2次门诊,3次查房。他就是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
因为爱 毅然投身小儿外科事业
自古就有这样一句话:宁医十男子,莫医一妇人;宁医十妇人,莫医一小儿。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没有一家正规的儿童医院,更不用说小儿外科。张金哲回忆,那时外科统计的手术死亡率成人约为5%,孩子高达29.3%。
张金哲萌生做小儿外科医生的真正原因,是他老师的孩子因得了白喉而夭折了。“我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孩子死去的,如果当时医院有人能做气管切开手术,这孩子就能活下来。”张金哲说自己那时就想,小儿外科手术必须有人去研究。
1950年夏,受儿科专家诸福棠和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胡传揆推荐,年仅30岁的张金哲在北大医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小儿外科专业。
60多年,转瞬即逝。张金哲不仅成功开拓了这个专业领域,也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医生。为了看病时对付那些哭闹的孩子,老人白大褂的右口袋总是满满地装着小零食、小玩意儿,左口袋里则塞满小纸条,全是针对肠痉挛性腹痛、婴儿肛周血管扩张等几十种小儿外科常见病的症状、治疗要点和注意事项的,预备看完病送给家长。
除了治疗,他还常常考虑患儿的经济承受能力,认为能用最简便的方法、最便宜的药为孩子治好病的大夫,才是好样的。
为了爱 在小儿外科领域不断突破
20世纪50年代,我国麻醉水平严重滞后,拖了小儿外科的后腿。经过摸索,张金哲和麻醉专家谢荣合作首创了肌肉注射硫喷妥钠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的方法,随后,小儿外科手术得以在全国各地迅速开展。统计显示,仅小儿阑尾炎一项手术,张金哲就创造了30年1.5万例无死亡的纪录。
其实,早在成为小儿外科领军人物之前,张金哲就已在这个领域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创举,而且是在自己女儿身上完成的。1948年,一种名叫“婴儿皮下坏疽”的疾病肆虐全国各地医院的产房,夺走了许多孩子的生命,死亡率100%。对此,所有大夫都束手无策。张金哲琢磨,在发生大面积感染前把患处切开、放出脓血,能否缓解病情呢?这一想法得到了病理科同事的认可,却遭到临床大夫们的一致否决。
两种观点僵持不下。1949年8月,张金哲刚刚出生3天的女儿罹患此病。“死马当作活马医,我没有选择。”张金哲说,“把患处切开了,或许孩子还能够成活;失败了,就只能面对死亡。”
结果,手术成功了!他的女儿成了第一个婴儿皮下坏疽症的存活者。此后,这种疗法在临床中迅速推广。当年,患儿病死率就从100%降至10%,而后又降到5%。
20世纪80年代,张金哲和他的团队所做的一切,使得中国小儿外科在国际医学界拥有了发言权。2000年,张金哲在意大利接受了英国皇家医学会授予的丹尼斯·布朗金奖,这一奖项被公认为国际小儿外科界的“诺贝尔奖”。2010年,他获得了世界小儿外科学会联合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延续爱 带出一批批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
60多年来,数万名年轻医生曾经跟随张金哲学习过小儿外科的课程,很多都成了小儿外科领域的骨干。
1955年6月1日,张金哲和他的同事在北京儿童医院建立了只有15张病床、两间手术室的小儿外科中心。59年来,医院小儿外科从只有一个普外专业发展到拥有肿瘤、泌尿、骨科、整形外科、心脏外科、神经外科等十几个专业,形成了由上百名外科大夫组成的老中青三代专家梯队,逐渐辐射到全国小儿外科领域,培养了很多小儿外科人才。
现任北京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的王焕民是张金哲培养的博士之一,提起恩师,他充满敬佩:“张老至今还时刻关注小儿外科的发展。就在7月底,他还出席小儿肿瘤高峰论坛,凭借自己在小儿外科领域的影响力,为小儿肿瘤面临的一些困难发声。”
“一生努力,两袖清风,三餐饱暖,四邻宽容。”老人在自传体《院士自述》中说这是他的修生之道。学生们却说,其实这是老人一生的真实写照,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色彩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本报记者 金振娅 本报通讯员 侯晓菊 余易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