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训作为大学精神的高度凝练和概括,既是抽象的,同时也是具体的。它的具体,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校训表达的最初典故,二是不同时期的师生在校训引导下的生动实践。因此,大学校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培育与践行,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在上海创立的德文医学堂,1908年中文校名确定为“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的先贤在为同济大学日后的发展壮大播撒种子、催生幼苗的同时,也植入了内核始终不变而又历久弥新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基因。
两年多以前,学校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部《同济大学章程》建设,在关于校训的讨论过程中,“同舟共济”得到了最广泛认同,并最终写入了章程。经过近110年的办学实践,“同舟共济”早已超越了典故中“共渡难关”的最初含义,逐渐丰富和深化为“追求”和“承诺”的集合体。对全体师生和校友而言,体现为大家“自强不息,追求卓越”,朝着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愿景不断前行。对国家、民族和社会而言,则体现为一份庄严承诺:始终把学校的命运,每一个老师和同学的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
同舟共济的内涵,在师生持续深入的社会实践中得到了更加全面、生动的体现。改革开放初期,黄浦江上第一座大跨桥梁“南浦大桥”立项开建,在自主设计制造还是交由日本人设计建造的关键时刻,同济人挺身而出,自主设计建造并获得上海市主要领导的同意,由此开创了中国大跨、特大跨桥梁全部自主设计建造的光辉篇章。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申办、筹备到举办,同济人更是以全方位、多层面的参与,谱写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学,为世博添光彩”的佳话。2005年底,同济大学与校园所在的上海市杨浦区地方政府达成合作,共同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产值从2005年建设初期的不足30亿元跃升到2013年的220多亿元,开创了“三区联动,融合发展”的典范。
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充分发掘“身边事的教育”和“身边人的感动”作用。大学校训以及办学过程中师生在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人物,正是难得的既鲜活又感人的素材。多年前,同济大学开始编创以李国豪老校长事迹为素材的“学之师表,国之英豪”朗诵专场,从2012年开始每年多次公开上演,在广大师生特别是新生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校史校情教育作用。现阶段,以校内艺术类学院师生的专业力量为主要依托,学校正在加紧编创一部以校训为承载的题为《同舟共济》的舞台剧。这也是同济大学在大学校训与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结合点上作出的最新努力。(同济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 徐建平)(本报记者 靳晓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