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4日 星期四

    艾山江·玉素音:葡萄沟里的医生

    王瑟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14日   10 版)
    图为艾山江·玉素音正在给病人看病。本报记者 王瑟摄

        见到艾山江·玉素音时,他的诊室里正好有位妇女带着孩子来看病。1岁多的孩子拉肚子,这位母亲跑了几十公里来到这里。

        记者问她附近没有医生吗?她说:“这个医生看儿科病很好,不管路多远,我们都找他看病。”

        再仔细看艾山江·玉素音,才发现他是位残疾人,右腿从大腿部位截肢,身后两把拐杖靠墙放着。

        “那年给大哥盖房子拉石料,一辆大货车从背后撞向我开的拖拉机,造成双腿大腿骨严重骨折。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后,右腿还是没有保住,截肢了。我现在左腿大腿骨里还有24根钢钉,是二级残疾。”艾山江·玉素音说这话时,脸上十分平静。他说,自己已经从伤痛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还要好好地生活,为各族群众看病。

        1995年,艾山江·玉素音考入吐鲁番地区卫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习。因为父亲是吐鲁番葡萄沟里著名的医生,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遭遇车祸后,在家里休养的那段日子,他再次拿起书本,开始向父亲学习维吾尔医术。

        “我过去学的是西医,父亲教我的是维吾尔医,它和我们国家的中医有很多相通之处。当时,我一个星期都出不了一次门,只想着好好学习。”说到这里,艾山江·玉素音的眼里泛起了泪花。他觉得,身残人不能废,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跟着父亲学了5年,艾山江·玉素音终于在吐鲁番市葡萄沟社区里开了诊所,正式开始为各族乡亲们看病。这一干,就是9年。

        因为身有残疾,艾山江·玉素音不出诊,但他每天都早早地来到诊所——来找他看病的人实在太多了。“从早到晚,每天最少要看70位病人,很辛苦,但看到带着病痛而来的人高兴地离开,我心里还是很快乐的。”他说。

        艾山江·玉素音不仅仅给病人开药。在看病时,他还结合自己对吐鲁番、对葡萄沟生活习惯的了解,给病人讲授一些食疗的方法,提醒他们尽量在平时生活中预防疾病的发生,“吐鲁番这里夏天气温高,在饮食上要注意,特别是小孩,不能吃了肉就吃水果,这样容易患急性肠炎,拉肚子。一些病人不听我的劝告,我就反复地说。”

        高超的医术,加上体贴入微的关爱,让艾山江·玉素音的名气越来越大。找他看病的人早已不仅仅是葡萄沟里的乡亲,邻近乡镇甚至邻近县的病人都慕名而来,而他为各族乡亲服务也更加用心。他说:“当初开办诊所时,因为我是残疾人,享受到了国家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现在我要回报社会。”这些年,艾山江·玉素音平均每年都要拿出两万多元慰问乡亲们,给他们送米、送面、送油。(本报记者 王 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