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哥,我家水稻死心很严重,用什么药最好?”电话那头,农民周如田万分焦急。电话这头,病床上的灌云县杨集镇农技推广站站长蔡学举面容憔悴,一边挂盐水,一边一如既往地耐心解答。这一幕发生在5年前的夏天。当时,蔡学举被确诊为鼻咽癌,在上海医治。
“因为我的一个电话,蔡大哥坚持提前出院。要是早知道他在医院,说什么我也不会打那个电话。”面对记者,周如田激动地从椅子上站起来,“有时,我们看到蔡大哥脸色苍白,心疼得想把他拉回家,可他说,那是水稻病虫害高发期,不能耽搁。”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是蔡学举不变的心愿。1998年,为改变农民因土地歉收而生活窘迫的局面,30多岁的蔡学举辞去工作考入江苏省徐州农业学校。2000年毕业后,他如愿以偿地来到杨集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
一次,为了观察马蜂和棉铃虫的活动规律,推广马蜂防治棉花3、4代棉铃虫生物技术,蔡学举蹲在田里守了好几晚,被蚊虫咬得直打滚。妻子来找他时,他已经倒在了棉花田里,两只手臂被抓得血淋淋的。
蔡学举的妻子徐胜香告诉记者,丈夫有时候要走30多公里路,在田里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嗓子讲哑了,腿也走肿了,回家倒头就睡。
在蔡学举的手把手传授下,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经稻轮作高效技术等30多项农业生产新技术在杨集镇推广应用。水稻单产由500公斤增加到650公斤,小麦单产由350公斤增加到500公斤。在农民心中,蔡学举是他们种田的“高级参谋”,只要他一出现在田里,农民就把他团团围住,什么都要和他商量。
2012年的一个冬日,寒风刺骨,蔡学举骑摩托车赶往田间,因双手冻得发僵而脱把,连人带车滚下来,脑梗突发,不省人事,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最终,医生把蔡学举从死神手中夺回,可脑梗塞却继续折磨着他:左手偏瘫,面部麻木,右耳失聪。于是,他重新练习微笑与倾听,重新学习用不太灵活的双手打字,重新学骑摩托车。田间地头,再次出现了蔡学举“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的身影。
同事何海林说:“14年来,蔡站长骑坏了3辆摩托车,走遍了杨集镇的每一寸土地。即使身患重病,晚上依旧熬夜编印有关农业技术的简报,白天则到农民中办讲座。”
如今,蔡学举教给农民的间套种的种植模式,亩经济效益在8000元左右,是单一种粮收入的2~3倍;他在全镇已经培训出1万多名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种田能手。
“对我来说,还能活多久已经不重要了。但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为农民做事。”这是蔡学举日记本里的一句话。他的生命,在最挚爱的泥土里延续着。(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许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