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参加工作,吴晓峰近三十年如一日,耕耘在农村教育教学第一线,做一名好教师是她始终如一的目标。她默默工作,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学生身上。
学生是她生活的全部
1992年师范毕业后,吴晓峰来到了克什克腾旗宇宙地镇中心完全小学东升教学点工作。在当时土屋、土灶的环境下,她一个人要教24个学生的全部课程。她认真钻研教材、刻苦学习知识,为了上好音乐课,自己买录音机学唱歌,为了上好美术课,业余时间苦练简笔画。
吴晓峰的儿子三岁时打防疫针过敏,脸上和身上发红。她无暇顾及,把孩子放在教室外的台阶上,坚持给学生们上完了一堂课。下课后她发现孩子在炎炎烈日下,躺在滚烫的水泥台阶上睡着了,全身都肿了。同校的老师骑自行车把他们娘儿俩送到当地的卫生所。孩子稍有好转,她又立刻返回学校,送几个学生过河回家。
在教学点工作的几年里,吴晓峰注重孩子们朗读能力的培养和写字基本功的训练,在课堂上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她还多次承担全乡组织的阅读教学公开课。她的班各科成绩年年在全乡名列前茅。
用爱鼓励学生
2009年,吴晓峰班里的学生张晓萌突发急病,高烧不退,全身浮肿,在北京儿童医院抢救了20多天没有脱离危险,无奈只好回到当地医院。听到这个消息,吴晓峰默默地领着学生折千纸鹤,班级里42名学生每人做了一颗心,签上自己的名字,写下一句祝福的话语。祝福和鼓励唤起了张晓萌对生命的渴望,她的病情有所好转,再次返回北京儿童医院。当时任校少先大队辅导员的吴晓峰组织全校师生为张晓萌捐款,并且找到旗团委、关工委,向全旗广大师生发出倡议为张晓萌捐款。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张晓萌的病情趋于稳定。为了方便张晓萌的治疗和读书,吴晓峰帮助他们在县城附近租了房子,每逢节假日都去看望她。今年张晓萌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中。
2010年,吴晓峰接的一年级新生里有个留守儿童王承远,父母离婚,父亲去外地打工。王承远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这个孩子总是独来独往,上课想走就走,很难融入班集体。吴晓峰每逢周末就把他带到自己的家里,给他洗衣做饭,带他去书店、商场,买几本书,添几件衣服,去广场玩一会儿,每周还给几元零用钱。几年下来,王承远变得开朗自信了。
站在教研教改最前沿
2004年,新课程改革进入农村小学,吴晓峰挑起了首轮课改的重担,在条件落后的农村,凭着一块大黑板和一块小黑板开始了教学改革。她钻研新课程标准,经常和老师们一起备课,坚持写课改心得,几年来,写下了厚厚的一大摞。吴晓峰在教学改革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出了一条课改之路,教研教改在宇宙地镇中心完全小学取得显著成绩。她还经常参加旗教研室组织的送课活动,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与年轻教师分享。
2013年,吴晓峰被评为自治区级骨干教师。在首都师范大学培训期间,她虚心向专家教授们学习,回来后把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与老师们分享。2014年,宇宙地镇中心完全小学和赤峰元宝山小学及天津普育小学开展了手拉手联谊活动,吴晓峰的课堂教学又得到了兄弟学校的认可。
吴晓峰至今仍工作在教学一线。她常说:“给孩子们上课是一种享受。”(本报记者 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