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2日 星期二

    乡贤文化专家谈

    既要传扬“古贤” 更要重视“今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泉根谈乡贤文化

    作者:本报记者 王国平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12日 02版)

        记者:光明日报正在刊发的《新乡贤·新乡村》系列报道是从浙江上虞开篇的。上虞也是您的家乡,您怎么看待乡贤文化?

     

        王泉根:“乡贤”是在民间基层、本土本乡有德行、才能和声望,并且深受当地民众尊重的人。现在人们说“乡贤”,已不再局限于道德和才能的层面,而扩展到了“名人”尤其是“文化名人”。广义的文化名人,包括所有在人文、社会、科技等领域取得非凡业绩的精英名流。

     

        乡贤文化是县级基层地区研究本地历代名流时贤的德行贡献,用以弘文励教、建构和谐社会的文化理念和教化策略,它具有地域性、人本性、亲善性、现实性的特点。

     

        地域性,就是乡贤文化只研究本地区的历史名流与当代时贤,一般不研究“客居”本地的名流时贤;人本性指的是乡贤文化研究的对象只局限于人;亲善性,指的是乡贤文化十分强调研究对象“善”的本性,在关注乡贤业绩贡献的同时,还要考量他们的道德操守,考虑他们思想品质好不好,是不是爱国爱乡。乡贤既是名人,同时也必须是好人、善人;现实性,说的是乡贤文化研究要“发思古之幽情”,表达对乡贤的崇敬与仰慕,更要为今天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乡贤文化要在古与今、传统与现实、文化与社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之在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力而有效地发挥特殊作用。研究乡贤文化既要传扬历史上的“古贤”,更要重视活跃在当今社会各界的“今贤”。

     

        记者:在历史上,乡贤文化曾经彰显了怎样独特的价值?

     

        王泉根:中国人的骨子里,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亲不亲故乡人,美不美故乡水。唐代绍兴诗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深深乡愁一直为世人传诵。爱家乡与爱民族、爱祖国是紧密相连的。而乡贤与乡贤精神,是最能激发起爱乡思乡、报效桑梓,进而报效民族与国家情怀的精神资源。

     

        因为乡贤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本乡本土精英,人们看得见、记得住、印象深,所以乡贤是特别有人情味、亲和力、亲缘性的文化人物和精神偶像,最容易得到乡人的爱戴,也最能激发起青少年见贤思齐、励志成才的心理。

     

        从古到今,乡贤文化一直在民间发挥着重要的精神教化与道德引领作用。比如说,文天祥是江西吉安人,史料记载,他“自为童子时,见学宫所祠乡先生欧阳修、杨邦义、胡铨像,皆谥‘忠’,即欣然慕之,曰:‘没不俎豆其间,非夫也’”。在儿童时期,文天祥受到本地乡贤精英的感召,立志以他们为榜样,报效国家,这是他日后成为民族英雄的重要精神铺垫。

     

        记者: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弘扬和培育乡贤文化,您觉得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王泉根:乡贤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社会、传承民族精神、激励年青一代等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前弘扬和培育乡贤文化,以下几个方面我觉得比较重要:

     

        一是要尽快保护乡贤文化资源,这是乡贤文化的实物载体。由于种种因素,历史遗留下来的乡贤文化资源多已荡然无存,偶有遗珠,也亟待抢救,因而发现、抢救、保护珍贵的乡贤故居、遗址、文物,增加区域文化的亲和力、感召力、影响力,已成当务之急。

     

        二是着力探讨、弘扬乡贤精神,这是乡贤文化的精神载体。乡贤精神的实质是通过本地区历代乡贤名流的德行贡献,凝聚成民众共同意识的精神情绪。这种精神情绪来自本乡故土共同的历史背景、生存环境,共同的忧患经验、荣辱记忆,共同的人文传统、认同意识,并内化、积淀、渗透于本地区民众的集体心理之中。乡贤精神对敦厚民心、民风,激励社会向上,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三是联络当代乡贤,凝聚乡亲乡情。不能只把眼睛盯着“官乡贤”“富乡贤”,有的地方以“正处级”“县长级”作为乡贤标准,并决定历史遗迹的拆与不拆,实在有违乡贤文化。其实只要是本籍乡贤,即使隐居陋巷,也应尊重礼待。

     

        四是将乡贤文化作为弘文励教的精神资源,提升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素质。见贤思齐,启迪后昆,乡贤精神的薪火相传,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笔重要的精神财富。(本报记者 王国平)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