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京8月10日电(记者郑晋鸣 通讯员韩灵丽)今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计划在漆桥古村落设立慢食文化体验街区,展示食品制作过程,让游客享受慢食文化。为了保护环境,早在2003年,高淳就关停、搬迁沿固城湖而建的30多家企业。2010年,高淳又在桠溪镇建成全国首个国际“慢”城,镇里不建任何快餐店、大型超市、工业企业。而一项最新统计表明,近10年间,高淳区GDP翻了近三番。这些是高淳区注重生态、“慢中取胜”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高淳坚持不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GDP在全市后列。有人质疑:“环境好有什么用,吃好穿好才是硬道理。”高淳人也很困惑,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可守着碧水青山,一直穷下去,也不是办法。
经过热烈讨论后,高淳人决定,先保环境。区委书记吴卫国说:“办一个‘三高两低’的工厂,政府一年最多能收进100万元,但湖水被污染了,用再多的钱也换不来。相反,如果一座城市的生态价值、人文价值都上去了,这给高淳所带来的效益,又是多少个100万呢?”
绿水青山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高淳历任领导都不为短期经济利益而破坏环境,敢于在骂声中“慢”下去。
重视生态发展,高淳人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把吃的食品变成看的风景,办起金花节、螃蟹节等,通过旅游带动特色农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建成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试点区、省园区农业建设先进区。这些无污染工业充分调动了农业、旅游、文化等因素,高淳的经济也活跃起来。
大山深处的桠溪镇,曾是高淳最穷的地方。2006年,政府把最后一家化工厂迁出了村,并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又投入8亿元在蜿蜒的山间铺设水泥路、治理环境、对发展乡村旅游的村民给予补贴。如今,一条江苏省内最长的48公里“生态之旅”景观带连缀起6个行政村,串起两万人口的致富路。
随着生态保护的经济效应逐渐显现,人们发现,进入高淳的都是绿色环保的高新技术企业,这大大地提高了高淳整体经济水平。有专家说,这么多年来,高淳没有在治污修复上浪费一分钱,高淳的钱值钱!
好景好收成带来有文化的好生活。路过高淳桠溪镇韩桥村村口时,一群穿神袍,戴头盔和面具,手执各类兵器的村民吸引了记者注意。原来,这是村民在练习“跳五猖”。“跳五猖”是我国古老的舞蹈形式,被誉为民间舞蹈的起源。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它已消失了60余年,濒临绝迹。近年来,富裕的物质生活让农民更加渴望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桠溪镇韩桥村最先组建了“跳五猖”表演队,村民们一有空,就到活动室跳起来。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沈澈曾专程到韩桥村看了表演,并称赞“这是全国绝无仅有的”。
高淳还先后恢复了大马灯、中马灯和小马灯等民俗表演。有关专家指出,这一做法在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同时,也抢救了一批艺术价值很高的传统民俗文化项目。
如今的高淳百姓,既鼓了口袋,又富了脑袋,越来越多人成为生态环境的自觉维护者。垃圾分类,用竹篮、布袋买菜,在家门口种草养花。环境至上的观念在高淳人心中扎下根。
“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吴卫国说,这是高淳的宝贵经验。看似“慢半拍”的高淳,事实上已快了好几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