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有一处远近闻名的“深圳人的一天”雕塑公园。这座社区公园的命名和出名,都是因为这里有一组以“深圳人的一天”为主题的群雕。
12年前,记者曾特意来这里参观过这组群雕,被雕塑的独特创意和栩栩如生的表现手法打动。近日,记者再一次探访群雕《深圳人的一天》,看看它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将城市的一天凝固成历史
记者看到,这组18个人物的铜雕,虽已经历十多年的风雨侵袭,但仍栩栩如生,形神毕肖。敲打电脑的女学生仍然是那样聚精会神,辛勤的女清洁工手扶着扫把仍然面露欣慰的笑容,拿着手机打电话的港商仍显得神情专注,有所变化的是周围的树木花草长得更加茂密葱郁了。
这组18座铜像和浮雕墙刚建成的几年,前去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在城市雕塑的历史上,这种情景非常少见。《深圳人的一天》从制作完成到如今已经过去14年了,但它仍然散发出巨大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深圳人的一天》中的18个青铜人物雕像,是根据1999年11月29日这一天在深圳大街小巷中活动的普通人物随机选定并翻模后雕刻而成的。其中有外来求职者、打工妹、中学生、退休老人、公务员、港商、清洁工人、设计师等,雕像与真人的高矮、大小、外貌、衣着等几乎完全一致。
《深圳人的一天》由深圳雕塑院负责造型、实施。据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回忆,当年雕塑的设计者和他们一起商量时,得出一个共识: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而言,一定要让老百姓真正成为城市的主人,一定要让平民来唱主角。于是,让18个普通市民成为《深圳人的一天》中主角的创意就这样产生了。
有人评价说,《深圳人的一天》是中国最好的公共雕塑之一。2004年,在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览中,这个雕塑群获得了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特别奖”。
城市雕塑规划和管理是门大学问
孙振华认为,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和表现。因此,城市雕塑的建设必须和这个城市相匹配,必须和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相协调。深圳能够产生《深圳人的一天》等一批高水平的雕塑,并一直得到了比较好的维护,说明深圳在发展城市雕塑方面在全国是最有潜质的城市,这与深圳社会发展的综合水平的优势明显有关,也与深圳是一个全新的城市,在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硬件的建设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有关。
据孙振华介绍,早在1991年,深圳就制定了《深圳经济特区城市雕塑管理规定》,并在1994年4月29日发布实施。在深圳城市雕塑的管理规定中,对城市雕塑从规划、设计、报建、审查、验收等每个环节都有制度规范。
目前,深圳已经形成了市、区、街道各级政府和市内各企事业单位、机构共同投资建设城市雕塑的政府、民间两条渠道。深圳市规划部门目前可以有效地从城市雕塑规划用地以及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城市雕塑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深圳市福田区城管局园林科副科长唐长春告诉记者,《深圳人的一天》雕塑公园不久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根据周边居民的建议,福田区城管局将对这座社区公园进行功能完善,在原有主题雕塑和廊架的基础上,将设计主题性铺装,延展设计内涵,根据公园功能需求,将适当扩大活动场地,增设休闲座椅和健身设施。最重要的是要重新梳理公园景观布局,设置公园前广场,打开公园雕塑群面向红荔路的展示面,使景观空间更加整体通透,让市民和游客能够更加清楚地欣赏到这座雕塑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