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7日 星期四

    新疆纸质文物保护:最需要的是人才和科技

    作者:本报记者 王瑟 本报通讯员 李康强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7日 07版)
    新疆纸质文物 资料图片

        新疆是世界上出土古代纸质文物最集中、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区之一,出土的纸质文物数量庞大、种类丰富。但纸质文物材质为有机质,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已非常脆弱,不易保存。

     

        7月底,随着新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开班,南京博物院为新疆培养纸质文物保护修复人才的计划拉开了帷幕。新疆的纸质文物保护由此走上了一条科技修复与传统方式相结合的道路。

     

    新疆:纸质文物数量多

     

        自我国发明了造纸技术以后,纸张就成为主要的载体材料,被广泛运用,因而保留下来的纸质类文物数量极为庞大,内容也极为丰富。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要冲,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是世界上出土古代纸质文物最集中,且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区之一。这些纸质文物是研究新疆乃至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中国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的珍贵史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研价值。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副馆长刘炜介绍,纸质文物材质为有机质,经历了数千年的岁月,遭受虫咬、霉变以及水淹、酸化等侵袭,已经非常脆弱,不易保存。对纸质文物实施科学系统的保护措施,目的在于尽量延长文物的寿命,使文物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由于新疆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纸质文物保存得相对完好。从目前的情况看,新疆博物馆现有纸质文物近万件,是全国保存最多纸质文物的博物馆之一。

     

        而在这些纸质文物中,吐鲁番出土的纸质文物占整个新疆纸质文物的三分之二。以目前纸质文物修复师的修复能力,仅修复吐鲁番地区的纸质文物就要花掉30年;而修复整个新疆的纸质文物,则需要近半个世纪。

     

        以新疆吐鲁番为例,近年来出土的12000多片(本)纸质文物中,有90%是从吐峪沟出土的。其中,文字经初步判断有24种,是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发现文字种类最多的地方。年代最久远的文物,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过专家们的精心修复,目前已修复2000多片(本),其中有一张写于1300多年前的唐代药方,令人称奇。

     

        多年来,新疆在纸质文物的装裱、保护、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在纸质文物保护的硬件设备和检测分析等方面与国内外同行尚有差距。因此,新疆博物馆一直在积极寻求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在科学有效进行纸质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提高自身能力,培养文物保护人才。

     

    现状:纸质文物保护难

     

        “一是腐蚀、二是霉变、三是纸张的纤维易断裂、四是纸张还会引起酸化!”提及纸质文物保护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来新疆授课的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万俐如是说。

     

        万俐介绍,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是一个对抗自然、与科技相结合的过程。文物保护者主要扮演着“医院”的角色,发挥着医院的把脉治病功能。在文物保护与修复中,文物保护者主要是采取“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方式对纸质文物“病害”进行科学分析,通过发挥科学技术在保护纸质文物方面的支撑作用,用科学仪器分析纸质文物破损的特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修复。

     

        纸质文物的保护流程还包括基本信息的采集、照相、检测、消毒处理、诊断分析检测等。比如:对纸质文物上面的油斑、水迹斑要有针对性的清洗。在纸张修复初期,要分析了解纸张文物的“基因”是什么样的结构,从而才能制定修复性的保护方案。最后,要给文物一个适合文物本身的环境,包括适合的温度、空间的湿润程度等等。

     

        据刘炜介绍,目前的纸质文物主要包括古代文献档案、古代书籍和古代字画等。纸质文物的保护与酸度、微生物、温度、湿度、气体都有关系。其保护包括纸张脱酸、防霉菌和防虫、环境控制、清洗、加固和修复等,是结合了现代高科技和传统经验、技巧的精密技术。目前,新疆的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最缺少的就是人才与科技。

     

    对策:人才科技齐助力

     

        “国家对文物保护的原则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目前,全国已成立了若干基地专门从事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刘炜说。

     

        就如何对新疆这些干旱地区出土的文物进行保护,刘炜提出了建议:目前新疆对纸质文物的保护重点应放在对人才的培养、对纸张文物调查、对纸质文物的分析检测上,对新疆的纸质文物统一进行保护,从而带动各地州形成一个全疆性的文物保护体系。

     

        “我们想通过举办此次文物培训班为新疆的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培养力量,为新疆文物保护修复造血而不仅是输血。”万俐说。

     

        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被外界称作为“文物三甲医院”,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为文物延年益寿。多年来,南京博物院一直致力于纸质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在该领域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科研和实践活动,并且成为国内纸质文物科技保护主要研究机构之一。

     

        2014年,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落户南京博物院,该基地以纸质文物保护为研究方向,面向全国开展纸质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万俐说,南京博物院将通过此次培训和新疆文博机构加强合作,不仅为新疆培养纸质文物科技保护修复专业技术人才,而且还将对新疆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进行全面调研,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

     

        据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常务副主任、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金萍介绍,纸质文物的修复是一个非常巨大的系统工程。在修复过程中,要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检测古代书籍采用了哪些纸质材料,科研机构将会复活一些失传的古代造纸工艺及作坊,为古书修复提供纸张。

     

        而这次新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也是南京博物院第一次在新疆举办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培训班,13位资深纸质文物保护专家将向新疆的12名学员传授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档案记录、方案编写、病害分类、相关检测等程序,并指导学员进行纸质文物保护修复的实践操作。

     

        刘炜表示,相信培训班将使新疆地区纸质文物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本报记者 王瑟 本报通讯员 李康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