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机遇越来越为世界所关注,新侨回国创新创业已蔚然成风。在贯彻国家人才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各级侨联组织积极发挥凝聚侨心、汇集侨力的独特优势,鼓励和支持海外高新技术人才以多种形式回国创业、为国服务,既当“红娘”,又当“保姆”,受到广大侨界人士的认可和赞誉,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为人才引进架桥铺路
江苏亚盛医药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大俊是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09年在江苏泰州中国医药城创业。目前,公司正承担着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等多项国家及省级科技项目。
说到回国创业的原因,杨大俊谈到了与侨联的渊源:“早年,我们在华盛顿成立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之初,侨联就一直与我们保持沟通联系。接触到泰州中国医药城,也是源于侨联组织的一次‘海外博士行’活动。”
作为党和国家联系侨界群众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中国侨联先后联合地方侨联,连续举办十三届海外侨界高新技术人才为国服务志愿团活动,组织了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位海外学者,带着600多个科技项目和研究成果,参与了北京奥运、环渤海区域开发、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项大型计划,签订合作项目100余个,协助引进了一批高新技术和高层次人才。
各地侨联也积极创新联系海外人才的平台,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牵线搭桥、疏通渠道。苏州市侨联已连续三年联合市人才办组织“招才引智推介团”,赴美国、加拿大开展招才引智推介活动。江苏省侨联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海内外新侨以及新侨社团的联系,积极建设新侨人才库,目前已与近百家新侨社团和3000多名新侨建立了日常联系。
为新侨创业尽心竭力
对于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朱晓康来说,海邦人才基金是他回国创业成功的贵人。在创业之初,海邦人才基金及关联方不但提供天使投资2000万元,解决其企业启动资金问题,而且还在其回国前就帮助招聘办公人员,完成工商注册,租赁、装修办公场地等,使项目团队一回到国内就可以专心于产品研发工作。
海邦人才基金是在杭州市侨联的推动和指导下成立的国内第一支以“成功老海归帮扶新海归创业”为宗旨的风险投资基金。“基金主要投资由‘千人计划’专家为代表的海归团队创建的、符合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的高科技企业,并通过创业导师、保姆式服务等方式,扶持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海归成功创业。”海邦人才基金执行总裁梁刚说。
海邦人才基金只是各地侨联创新为新侨归国创业服务的一个缩影。中国侨联先后命名了35家科教兴国示范基地,陆续授予无锡、杭州、三一重工等城市和大型企业“新侨回国创业示范基地”称号,促进了海外人才、技术、项目和资本的有效对接和成功落地。
无锡市实施了以“530”计划为代表的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计划。目前,已注册落户高新技术企业近千家,引进高层次人才3000多名。在此基础上,无锡市进一步启动了“后530计划”和“泛530计划”。
招才引智硕果累累
致力于光伏发电的“千人计划”专家赵磊、争做中国干细胞领域领军者的许晓椿博士、攻克肺癌的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在采访中,我们无不被这些归国创业的侨界精英们报国的热情、前沿的技术、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所打动。
2010年1月,中国侨联成立了由侨界高端人才组成的特聘专家委员会,现已有专家144位,其中院士29位,“千人计划”入选者56位。委员会自成立以来,积极为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建言献策,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每两年一次的新侨创新成果交流会,是各级侨联积极招才引智取得丰硕成果的生动体现,至今已经连续举办四届,先后评选了47家科技兴业示范企业,38名科技进步带头人、73名新侨创业成功人士,表彰了474名创新人才、171项创新成果和54个创新团队,激励了国内新侨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也将吸引更多海外侨界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为国服务。(本报记者 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