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6日 星期三

    让无人机成为打仗利器

    ——记四十二集团军某旅一营营长李长勇

    作者:骆宏望 姜博西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6日 11版)
    李长勇(中)精准操控无人机 郑希胜摄

        7月中旬,广州军区某训练基地,一场实兵对抗演习正酣。“红军”数架无人机像展翅的雄鹰,飞向“蓝军”阵地。“搜捕目标,实施干扰。”指挥控制车内,一位少校军官紧盯电脑屏幕,沉着果断地发出一道道指令。随即,无人机撒开一张电磁大网,令“蓝军”通信系统陷入瘫痪。这位少校军官就是42集团军某旅一营营长李长勇。

     

    “了解无人机胜过了解自己”

     

        2004年,李长勇从军校无人机专业毕业后分到部队。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时,一次“走麦城”的经历给了他当头一棒:一次演练中,李长勇操控的无人机怎么也打不着油门。经厂家技术人员检查,原因是一个电路元件接触不良。

     

        因一个小小问题而卡壳,李长勇心里十分难受。他一头扎进气温达40多度的无人机库,庖丁解牛般逐条线路、逐个元器件对无人机样机进行解析研究。为弄懂几个装备性能问题,李长勇还利用回家探亲休假时间,辗转千里到无人机生产厂家登门求教。就是凭着这股执着精神,李长勇把无人机上260多张电路图熟记于心,对上万个元器件性能“一口清”。

     

        “了解无人机胜过了解自己”,战友们这样评价李长勇。2012年秋天,全军举行电子对抗装备保障技能比武,作为指挥干部的李长勇主动报名参加。在高手如云的较量中,他凭借平时刻苦练就的过硬技能摘取金牌,在军队无人机领域声名大震。

     

        担任营长后,得知部队即将列装某新型无人机,李长勇找来国外相近类型的无人机资料深入分析研究,摸索出10多种新装备的战法训法并做成动画,真正做到了人等装备。

     

    “宁可把荣誉丢在平时,也决不能丢在未来战场上”

     

        为了未来打胜仗而冒险,李长勇义无反顾。他说:“宁可把荣誉丢在平时,也决不能丢在未来战场上。”

     

        2013年,某型无人机列装后,李长勇向旅领导提出不要厂家保障、自主首飞的建议。“厂家保障首飞是惯例,何必要冒这个风险?”“新无人机技术含量远远高过以往装备,咱们能行吗?”李长勇的建议一经提出,便在旅里炸开了锅。“打仗能靠厂家给我们当保姆吗?”最终,旅党委批准了李长勇的建议。

     

        首飞那天,李长勇一声令下,两架新型无人机腾空而起,平飞、俯冲、盘旋,无人机顺利完成一系列预定动作,稳稳降落。“你们创造的自主首飞经验,为全军无人机事业作出了宝贵探索,向你们致敬!”收到首飞成功的捷报,生产厂家第一时间发来贺电。

     

    “一人硬只是指头,整体硬才是拳头”

     

        “一人硬只是指头,整体硬才是拳头”。李长勇深谙此理。

     

        为了让官兵掌握无人机知识,李长勇想方设法把有关知识灌输到官兵头脑中去。连队“无人机发动机的安装与调试”课目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在教室里讲理论,官兵们听得一头雾水,到训练场讲实际操作,发动机一响大家根本听不见声音,而且发动机内部的运转情况大家根本看不见。怎么办?李长勇萌生一个想法:做一个电子示教板来模拟发动机内部的运转情况。这项工作涉及硬件开发、软件编程等,困难不小,但李长勇有一股认准了就干的劲头,硬把电子示教板做了出来。有了这个电子示教板,官兵们一看就懂,李长勇的讲课效果大大提高。

     

        任营连主官7年,李长勇带出8个无人机机组,2个被总部评为先进,54人入选集团军和旅“专家人才库”。他本人为新质战斗力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被四总部表彰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两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