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16点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截至4日14点,已造成398人死亡,108.84万人受灾,大面积房屋倒塌。此次地震成因为何?为何有如此大的破坏力?未来几天震情将有怎样的发展?4日,中国地震局相关专家就以上民众关心的问题作出了解答。
是否为强震多发地带?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主任蒋海昆介绍,此次鲁甸6.5级地震发生在北东向西鱼河—昭通断裂附近,为走滑型地震。他表示,西鱼河—昭通断裂本身活动强度,以往没有超过6级,2012年发生过两次5.7级地震,此次为该地区首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
“从我们统计来看,西鱼河—昭通断裂历史上无6级以上地震记录,但是在它的南北两端,发生过多次强震群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初步统计,距震中200公里范围内,1900年以来一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5次,最大为1974年5月11日大关7.1级地震,距本次地震震中140公里左右。在震中100公里范围内历史上发生5级以上地震24次,其中6级地震1次,为1930年巧家6.0级地震。
蒋海昆表示,近年来,云南强震的群震现象比较突出,今年银江地震打破了云南6级地震的5年平静(上次6级地震是2009年),而6.5级以上地震最近一次是2000年的地震,间隔是14年,间隔时间非常长,“7级地震的间隔更长,上一次是1996年的丽江地震”。
损失为何如此巨大?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地震局办公室相关专家表示,此次地震有五大特点:一是2000年以来云南省境内发生的最大地震,波及范围广,昭通市鲁甸县、巧家县、昭阳区和曲靖市会泽县均有人员死亡,地震灾害损失严重,特别是鲁甸县人员伤亡惨重。二是此次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是典型的浅源地震,地表震动强烈。三是灾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265人,为全省平均值的2倍。四是震区属国家级贫困区,建筑物抗震能力较弱。五是灾区地形崎岖,构造复杂,地层破碎,又恰值雨季,滚石、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易发。
蒋海昆也向记者表示,鲁甸县地质地貌复杂,人口比较稠密,抗震防御能力较低,是本次地震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
是否还会有强烈余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计,截至8月4日16时,共记录到余震总数为467个。其中5.0~5.9级地震0个,4.0~4.9级地震4个,3.0~3.9级地震5个。
蒋海昆表示,目前来看,这次地震的余震震级偏低,“像是还没活动开”。他表示,一般而言,6.5级地震的余震至少要到5级,所以今后几天,震区要特别关注5~6级的强余震的发生,灾民以及救援队伍都要注意防范。
此外,由于昭通地区处于深山峡谷地质地貌,次生灾害非常严重,加上目前云南地区处于雨季,所以要注意次生灾害的发生。
蒋海昆表示,云南地区通常情况是6级地震三年两次,但是从今年情况看,6月1日发生6.1级地震,这次又发生了6.5级地震,所以整个西南地区的地震形势要比以往复杂和严峻,有待专家进一步会商研判。
(本报北京8月4日电 本报记者 杨 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