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4日 星期一

    瑞士:银行业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何农 《 光明日报 》( 2014年08月04日   08 版)

        记者来日内瓦工作,到一家瑞士银行开户。银行工作人员严肃地问记者:是美国公民吗?是否持有美国绿卡?得到记者否定的答复后,对方才肯开始开账户的具体步骤。如果是美国人或者持有美国绿卡呢?那对不起,本行恕不接待。或者,要真是腰缠万贯的大客户,那也要另案处理,严格审查。

     

    “避税天堂”就此终结

     

        发生这种情况的背景是,2009年,美国忽然加大打击海外逃税的力度。当时瑞士最大的银行瑞士银行承认帮助美国公民逃税,并为4700个美国账户持有人做假账户。瑞银支付了7.8亿美元的罚款,避免了美国政府的起诉。根据美国参议院的报告,在2001年至2008年之间,瑞士银行为美国客户经手办理的资产高达120亿美元,其中大约有100亿美元资产未向美国国税局申报,而涉嫌在瑞士金融机构开户以逃税的美国公民有数万人。14家瑞士的银行、数千名瑞士银行业从业人员被美国政府盯上。

     

        2013年10月,迫于美国压力,瑞士签署了《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确认参与全球打击逃税避税的行动。为了鼓励在瑞士开有秘密账户的美国客户主动向美国国家税务局申报自己的财产,以帮助瑞士的银行机构加入美国国家税务局的“有限赦免计划”,前不久,部分瑞士金融机构还承诺向美国客户提供最高5000美元的补偿。美国客户主动向美国国家税务局报税了,相关瑞士金融机构也就可以减轻自己受到的美方处罚了。

     

        今年2月,二十国集团财长会议通过了“银行间自动交换信息标准”,该标准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旨在让银行信息在各国司法部门之间自动交换,以打击逃税避税行为。到5月初,包括瑞士在内的经合组织34个成员国以及巴西、中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共同签署了该标准。这标志着瑞士不再坚持保护银行客户隐私,而是自动向其他国家交出外国人账户的详细资料。

     

    在瑞士银行开户可能丢官

     

        一般认为,瑞士是世界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据信总共管理着2.2万亿美元的离岸资产,约占全球全部离岸资产的三分之一。瑞士的银行被认为是“最能为储户保密”的银行,3个世纪以来,一直坚持着为储户永久保密的原则。瑞士银行业曾因拒绝向各国交出客户资料而引起欧盟各国不满,据欧盟委员会税务官员称,欧盟每年因逃税避税遭受的损失将近1万亿欧元(约8万亿人民币)。欧盟国家财长去年达成协议,对瑞士银行业实行金融制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对离岸逃税加大管理力度、切实落实数额巨大的惩罚,在欧美各国日渐成为大趋势。与瑞士相邻的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普遍实行高个税,这些国家的官员如果在瑞士银行开户,就可能被怀疑有意逃税,仕途、选情就会受到影响。前不久,法国政府一位现任部长因为被发现在瑞士有银行户头,而不得不辞职走人。就在上周,瑞士银行因非法招徕法国富人客户而受到起诉,涉案隐情因瑞士银行的前雇员揭发而曝光,瑞法两国关系也因此有些微妙。

     

    面临网银严峻挑战

     

        更重要的是,包括瑞士银行业在内的欧洲银行业面临的困境,不仅在于各国政府都加强了监管,减少了对银行直接的资金支持,使得“政府与银行脱钩”,更在于互联网的大发展使银行业几乎所有的业务都面临严峻挑战和艰难转型。甚至有专家认为,今天意义上的银行在10年之后将不复存在。即使不至于此,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普及,面对面的金融服务对普通客户来说将越来越昂贵和困难。

     

        对素有“避税天堂”之称的瑞士而言,银行业替客户保密的名声已就此终结,曾几何时,瑞士银行业不惧监管,最终有政府埋单,富豪客户趋之若鹜,巨额资金滚滚而来。现在看来,这样的好日子快到头了!(本报日内瓦8月3日电 本报驻日内瓦记者 何 农)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1985.01 - 2009.12)
    中华读书报
    中华读书报(1998.01 - 2010.08)
    文摘报
    文摘报(1998.01 - 2010.08)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博览群书(1998.01-2009.08)
    书摘
    书摘(1998.01-2009.08)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