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是新媒体时代的一大热点,特别是随着杨达才、刘铁男等一批大案要案的查处,大大提振了民间反腐倡廉的信心,激发了民众网络反腐的热情。随着纪检监察机关对运用网络新媒体的日趋重视,网络反腐正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趋势。
官方网站推动网络反腐正规化
2013年10月底,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中国纪检监察机关“网站群”初步形成。此次各地网站开通或升级改版的一个共同点是增设了“网络举报”专区。12月初,中组部12380举报平台推出,对于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面监督检查,以整肃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至此,一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中国反腐“正规军”基本建成。此前,网络上鱼龙混杂、真伪难辨的“民间反腐”,既产生过舆论监督的正面效应,也制造了不少混淆视听的乱象。随着网络反腐“正规军”的加入,全社会对于腐败现象的监管将变得更加有力、有序、有效。
不过,网络反腐正规化也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一些问题。
在数量方面,网络反腐的正规渠道将呈增长趋势。面对复杂而艰巨的反腐形势,预计技术变革将产生巨大的投诉增量,这一增量可能会从过去的微博、论坛逐渐转向纪检监察“举报平台”,这就需要更严密的制度设计与妥善的处置方案给予支持。网络舆情敏感而易变,对待举报信息稍有闪失,很容易伤害公众的举报热情和信任度,也直接决定着正规举报网站的权威性和效率。
在安全方面,举报信息的安全与否至关重要。举报者最担心的,莫过于举报内容被泄露,为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利后果。作为网络正规军的纪检监察机关网站群,尚需要建立与社会舆论之间的互动机制——这一点,恰是以往传统的体制内反腐和网络上民间自发反腐分寸拿捏不好、受人诟病之处。对于一个案件,要么是体制内的谨慎过头、讳莫如深,要么是网络的有罪推论与舆论审判,就会直接影响事件的查处进程,引起公众的质疑、不满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兼具举报平台和发布属性的纪监网站群,如何在“发布”和“保密”之间保持平衡,是最大化发挥网络反腐“正规军”威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在下一阶段的官方网络反腐机制建设中审慎考虑。
网络治理推动网民反腐理性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网络治理,公众通过网络举报进行反腐的数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这并不代表人民群众反腐热情的降低。事实上,随着网络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随着纪检监察机关对新媒体的日趋重视,更多的普通人正在成为网络反腐的主力军,反腐倡廉的网络舆情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一方面,一些人完全出于道义监督官员的各种违法乱纪现象,并通过网络实时发布。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广州的“区伯”。这位老人不为名利和钱财,不为鲜花和掌声,只为社会公平正义,通过网络公开举报的形式,义务对违法、违规的公务用车进行监督,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另一方面,不断涌现的网络反腐舆论,对更大范围的普通民众起到“启蒙”作用。很多以前被认为习以为常、可能被归入“人情世故”的行为,现在都开始归为违反党纪甚至贪污腐败的范畴,进一步激发了群众举报的热情。
此外,近期对网络违法、不实信息的全面治理,也导致极端、不真实或含有不正当动机的反腐举报数量大幅下降。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大范围网上公开举报等信息量预计会短期下降,民众通过正规平台举报贪腐的数量则会有所上升,网络举报贪腐也会趋向理性化。
官民合力推动网络反腐长效化
随着中国新一轮反腐行动的成功推进,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得到惩处,公务行为上一些过去被看作轻微的“不端”(例如浪费、吸烟、形式主义等)受到了严格规范。网络舆论场对于中央实施的优先治标、标本兼治的反腐策略表示了肯定,并形成一些共识,反过来增强了我国全面反腐的正当性与公信力。
其中一个积极表现,就是网络舆情越来越呈现出正面效应。中纪委、监察部设立了官方举报平台,鼓励实名举报,出于道义揭发的举报量不断增加,一些目的不纯的“反腐”举报正在减少。在微博等新媒体上活跃着一些网络用户,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现象发布到互联网上进行监督举报,成为纪检机关惩处腐败案件的重要线索。以2014年初陕西省委党校副校长秦国刚的“不雅照”事件为例,当事人在微博上公布视频后,经过几个小时阅读量就达10万人次,次日阅读量超过100万人次。自1月13日公布到1月16日陕西纪委予以调查处理,体现出随着舆论场的下沉,基层官员应对舆论危机的素养在提升,地方纪检监察机关的快速应对跑赢了舆论批评,较好地扭转了不利舆情。
总之,随着移动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反腐理性化、法治化认识的不断提高,未来反腐倡廉的网络舆情将发挥更多正能量,来自民间的网络反腐与传统纪检监察等制度反腐将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我国反腐倡廉机制的长效化,以实现政治清明的总体目标。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廉政建设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