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1日 星期五

    患者的“幸运”何处来

    ——记解放军第302医院(下)

    作者:陈劲松 王锦秋 洪建国 《光明日报》( 2014年08月01日 04版)

        在解放军第302医院采访患者,他们常常会这样说:得了传染病,是不幸的,但来到302医院,遇上德技双馨的专家教授,又是幸运的。

     

        302医院有一群为人民健康事业竭诚奉献的传染病专家,他们中既有我军传染病事业的奠基者、老一辈传染病专家黄玉兰、尤大栋、陈菊梅、皇甫玉珊,又有我军传染病事业的开拓者、新一代传染病专家王福生、肖小河、赵景民、赵敏、赵平等,这些专家教授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传染世界”,用仁心医术书写人生华章。

     

    新老专家接力拼搏前行

     

        每天清晨,在302医院总会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在助手的搀扶下向门诊走去,寒来暑往、风雨无阻,这位老人就是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

     

        对病人,陈菊梅很随和;但对工作,她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拼命三娘”。

     

        20世纪,为攻克“乙肝病人转氨酶居高不下”这一临床难题,陈菊梅积劳成疾,先后摘掉了扁桃体,割掉了阑尾,拔光了牙齿。家人心疼地说,光这样不要命地干工作,得有多少器官要摘掉啊?陈菊梅却说:“如果能摘掉我国‘肝炎大国’的帽子,即使摘掉我身上的全部器官,也值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老一辈专家的表率,新一代专家不用扬鞭自奋蹄。2003年春天,“非典”横行肆虐。传染病专家赵敏挺身而出,率先奔赴抗击“非典”第一线。在抢救北京第一批输入性“非典”患者时,她不幸被SARS病毒感染,当医护人员抢救她时,她努力地睁开双眼说:“还是先去看别的病人吧,我还挺得住。”与SARS病毒顽强抗争了20天,赵敏终于挺了过来。身体刚好点,她又主动请战,要求重返抗击“非典”第一线,她说:“我身上有抗体,不怕被感染。”与“非典”病魔激战106个日夜,赵敏挽救了30多位濒临死亡的“非典”患者。

     

        20世纪90年代初,艾滋病被认为是传染性很强的“超级癌症”,就在大家都谈“艾”色变的年代,赵敏却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参与收治了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她开设艾滋病“爱心诊室”,参与建立我国第一家艾滋病防治基地,被称为“知心大姐”。

     

    “不能让国外牵着鼻子走”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中医药技术开发不能让国外牵着鼻子走。”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说。为此,他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提出“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理论,被誉为中药标准研究的战略性转变和“革命性”突破,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研发“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填补我国空白,“打针不用针”的愿景有望在302医院率先实现,将为重大突发事件和野外战伤救治开创新局面;编撰我国第一部大型军事中医药学专著《中国军事本草》。

     

        针对我国这个肝病大国肝病群体基数大、种类多,肝病病人中50%以上为疑难患者的实际,传染病病理学界最年轻的领军专家、302医院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景民,挑起构建我国首个肝病谱的重担,带领创新团队通过对近3万例血清标本,进行病理再诊断和实验室再检测,成功绘制出我国第一张肝脏疾病谱,为我国肝病的诊治防奠定了基础。

     

    “病人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

     

        年近九旬的“一代名师”皇甫玉珊教授,长期工作在传染病临床一线。从医几十年来,她有一个不变的习惯,总是先把听诊器的金属端头焐热了再轻放到患者身上。皇甫玉珊经常说:“患者往往从一些小事上看医生的职业形象,我们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马虎。”

     

        乙型肝炎传染性极强,皇甫玉珊非常理解患者害怕“交叉感染”的心情,每接诊完一位患者,总是按照消毒程序一丝不苟地洗两三遍手,擦干后再去接诊下一位患者,并形成一整套“体检查得细、病史问得清、病历记得全、病情想得深、药物用得准”的医疗规范。

     

        皇甫玉珊救治过的许多患者,总想以各种方式向她“表示感谢”,但她恪守“不收红包、不收礼品、不吃宴请”的铁规矩,她常对患者说:“尽心尽责,治病救人,是我们医生的天职,病人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感谢。”

     

        今天,“真诚热爱传染病专业、长期安心传染病工作、优质服务传染病患者、勇于献身传染病事业”,被302医院院党委确立为“皇甫精神”,成为新一代传染病防治工作者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本报记者 陈劲松 本报通讯员 王锦秋 洪建国)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