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江苏共夺得132个一等奖,总量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江苏缘何在全国职教行列里独占鳌头?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说:“发展职业教育,关键要下好‘三步棋’:一是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环境;二是推进‘师徒制’教学;三是让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
第一步: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环境
连续9年,江苏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与普通高中持平,这表明:在江苏,入读职校,同样能拥有出彩的人生。
陈柏霖,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经过自己的打拼,如今已是公司董事长的他是南京家装行业委员会中唯一一位不满30岁的青年企业家。“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我学到了让自己受用终身的本领。”陈柏霖说。
“钱要花在刀刃上,要让学生成才,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张宁新说。作为一所国家级示范职业学校,学校拥有66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实验室和28个配套齐全的校内技能实训车间,生均仪器设备经费超过一万元。
第二步:推进“师徒制”教学
7年来,江苏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职业院校已为江苏区域发展培养了410余万名技能型人才。这离不开江苏各职业院校深化改革的思路和敢为人先的勇气。
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已有近百位教师到德国接受“师徒制”职业教育培训,并获得德国“师傅证书”。现在学校中90%的教师既有“老师傅”的精妙手艺,又有专业教师的扎实理论。
这正是江苏“师徒制”教学改革的缩影。在南通中等专业学校、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等都设有“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学生在与大师面对面的过程中学习手艺。
与此同时,江苏也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倡导“做中学、做中教”。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学校将技能大赛中的内容转化为课程教学项目,依托项目编写教材,以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作为教学现场,融“做、学、教”为一体。
第三步:让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同频共振
曾有专家指出,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密切、贡献最直接、服务最贴近的教育类型。江苏人深谙此理。
为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无锡微电子职教联盟,在校内建成微电子综合实训基地,并根据产业链分成设计、制造、分装、测试等4个生产型实训分部。目前,学院已成为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人才储备基地。
而位于南通的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则瞄准纺织这一南通传统支柱产业,与南通各大纺织企业合作建成3个总资产1800余万元的生产性教学工厂,1个省级先进纺织工程技术中心以及10个融教学、科研、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中心。
沈健告诉记者,目前江苏职业教育呈现出这样一个格局:在现代高新产业集聚的苏南地区,职业教育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物制药等专业;在人力资源丰富的苏中地区,职业学校着力加强服装、建筑、电工电子等专业;在自然资源丰富的苏北地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护理等专业。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地方发展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壮大,形成良性循环。(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柏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