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7月30日电 记者袁于飞30日从国家海洋局获悉,继完成西北太平洋采薇海山区的下潜任务后,当地时间7月29日,“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进行了中国大洋第35航次的第9次下潜,这也是我国首次利用“蛟龙号”在该区域开展海底科考。此次下潜爬坡940米、航行4.2公里,取得八块海山岩石及海星、珊瑚等16种生物样品。
此次下潜主要任务是近底航行、观察,获取海底生物和地质现象的高质量视像,并进行底栖生物、岩石和结壳采样等综合作业,下潜人员为傅文韬、李宝钢和王春生,最大下潜深度为2496米,在水中时间10小时24分。
据随“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介绍,马尔库斯—威克海山区巨型底栖生物成带分布不明显,珊瑚是最优势的类群,个体大、种类多、数量多,尤其是在海底悬崖和一些巨石上,有珊瑚群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