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厂订单比去年减少了20%。”从事服装加工出口20多年的李老板对于目前的外贸经营状况不太乐观。尤其让他焦虑的是,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订单一时大减不同的是,这次不是由于欧美日市场需求绝对减少,而是订单需求向东南亚转移。
“每年我都要到国外谈生意,但如今外国客户见面第一句话就问,你在东南亚有厂吗?没有厂免谈。”其实,相比其他企业,李老板的生意还算好的,身边的一些服装加工出口企业,已经亏损倒闭。
海关总署不久前发布的外贸出口先导指数表明,6月份指数在高位调整,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分别较上月回落1、0.4和0.8。具体到出口订单方面,39.6%的企业反映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减少。
出口信心方面,34.9%的企业对未来2-3个月出口形势信心“不乐观”,较上月增加0.4个百分点;25.8%的企业表示“乐观”,较上月减少0.9个百分点。
服装加工出口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李老板感觉,2008年以来,工人工资和福利上涨很快,现在已经翻倍。原来一个人月薪1300元至1400元,现在涨到2600元至3000元。除此之外,每个工人还要交纳“五险一金”,相当于工资的64%。相比之下,他在柬埔寨建立的服装加工厂,工人工资只相当于国内工人的30%,而且不需要交纳“五险一金”。虽然这些工人目前效率还不算高,仅相当于国内的50%,但服装加工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只要有两三年的熟练工作经验就能胜任。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1995年至1999年,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年均劳动成本为729美元,是美国的1/40、泰国的1/4,甚至还低于印度的水平。劳动成本低廉、充足曾经是外贸制胜的传统优势,历史上外贸的大发展,离不开低要素成本。
但如今再看,20年前,泰国人均工资水平曾是我国的2.3倍,但到了2012年,已经只相当于我们的70%。东盟多数国家的工资水平明显比中国低。
“人口红利在下降。十年前,工厂都是年轻人,但现在我的企业几乎没有90后,脏累的活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工厂缺工人,也缺管理和技术外语人员。但到大学招人都没招到满意的人,很多人不能胜任工作。”李老板说。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调查报告》显示,我国2.69亿农民工人中只有32%左右受过专门的技能培训。
相反,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工人的素质相比中国工人素质优势很大。一家中国企业并购了美国一家零部件企业,除了拿到技术以外,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就是美国工厂的那些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很多被请到国内工厂指导生产线上的工人。
订单开始流失,企业怎么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外贸专家隆国强指出,就是两条路:一条路是转移,转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去,转移到东南亚或中西部地区;还有一条路就是企业在原有的产业链中慢慢升级成功,或者彻底转行。
但不得不说,产业的竞争是资金、技术和人员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不可想象,在世界的大竞技场上,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如果没有一支庞大的优秀产业工人和管理技术人员的队伍将会怎样?我们将靠什么取胜?
中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最需要最缺乏的还是人才。但现实是,一些学生四年学到的知识无法应对现实的工作需要。同时,那些已经四五十岁、为中国外贸腾飞作出过很大贡献的一代农民工,家里的土地也没有了,劳动技能也不行了,未来的出路在哪里?这些人该由谁来提供基本的社保和医疗?
也许,比消失的订单更令人关注的是,未来一支真正能够支撑中国制造大国地位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如何建立?呼吁政府在加大短期扶持政策的同时,加大对员工的社会化培训,是很多民营企业家的希望。
“消失的订单”已经发出警示。在外贸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必须直面转型,做出艰难的抉择和艰苦的自身蜕变。(新闻观察员 张 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