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31日 星期四

    城市雕塑的乱与治

    法国城市雕塑:洗尽铅华见沧桑

    梁晓华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31日   08 版)
    巴黎植物园内动物学家雕像梁晓华摄
    图为凡尔赛宫花园内神话人物雕像。 梁晓华摄

        漫步巴黎,街头、绿地、广场和桥身甚至地铁站台,都遍布着各个时代、各种类型和流派的浮雕、铜雕、石雕和镶金人物雕塑,其风格或传统写实,或恣肆张扬,或简洁抽象,都承载着典故与传奇,情感与思想,体现着巴黎作为艺术之都的包容与大气,使整座城市俨如一座露天雕塑艺术博物馆。

     

        很少有人知道巴黎露天雕塑的确切数量。从网上查询,巴黎有20个区,每个区都有10至20座雕塑,全城共有数百座,星罗棋布地分布于街头巷尾。在名胜景点,雕塑显得更为集中,例如巴黎一区的杜乐丽花园里就有39座雕塑,凯旋门上也有数十座雕塑。凡尔赛宫和法国各地的中世纪古城堡还定期展出现代雕塑,刻意营造一种历史反差。这些雕塑历经风雨沧桑,广为人们接受与喜爱。

     

    在历史潮流中沉浮

     

        和很多欧洲国家一样,法国在城市树立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当人们观赏雕塑时也会发现,很多雕塑不仅饱尝了自然界上百年的风吹雨打,还是历史上有意拆除重建的结果。这样的例子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和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尤其多,足见法国城市雕塑的命运在历史潮流中的沉浮。

     

        例如,巴黎新桥上塑立于1614年的亨利四世像、沃日广场中央的路易十三骑马青铜像,均于1792年8月遭拆除,前者于1818年由著名艺术家按原样重塑,后者于1825年以仿制石雕取代。巴黎旺多姆广场上立于1699年的路易十四骑马像同样于1792年8月遭拆除,后来,拿破仑为纪念他本人的战功,用在战场上缴获的枪炮铸造了“旺多姆柱”,立于广场,取代路易十四骑马像。胜利广场上的路易十四全身铜像于1792年被融化后,雕像上的铜饰则被卢浮宫收藏,其基座于1810年被一尊赤裸的将军像占据,不久因为“有伤风化”,将军塑像被融化,用来铸造新桥上的亨利四世像,而原基座上1822年又塑起一尊新的路易十四骑马雕像。

     

        从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社会似乎着迷于树立人物纪念青铜雕塑,许多公共捐款都被用来铸像。在二战法国被德军占领期间,巴黎许多人物铜像被德军拆除,尤其是纪念一战期间英雄人物的铜像,经融化后用于修筑防御工事。1941年11月维希傀儡政权向全国颁发法令,要求拆除“无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雕像,并以30法郎一公斤铜的价格进行收购,巴黎各区还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制定拆除目标。当时巴黎有百座雕像遭到拆除,只有帝王将相雕像和烈士纪念碑得以幸免。在法国解放后,只有少量被拆除的雕像被复制和重立,多数逐渐被现代雕塑作品所取代。

     

    民众评差要移走

     

        巴黎的雕塑是法国城市雕塑的一个缩影。不仅在巴黎,在其他法国城市,雕塑也历经了筛选和淘汰,折射了法国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审美与时尚变迁,记录着社会政治风潮的汹涌起落与变幻。

     

        据媒体报道,就在7月23日,位于法国布列塔尼半岛的坎佩尔市以“过于性感”为由,移除了一尊高2.6米的玛莉安娜像。为迎接8月8日该市解放日的庆祝活动,这尊头戴弗里吉亚帽、象征共和国并代表法国女性的人物半身塑像于7月中旬在市政府大厅陈列,作者为当地一位女艺术家。观众普遍认为,该雕塑表现手法过于超前,尤其是雕像的厚嘴唇和赤裸的丰胸与传统的玛莉安娜形象相差太远,非常不恰当,应当从市政府大厅移走。无独有偶,在法国北部重镇里尔市,市政府里安放的一尊玛莉安娜雕像也因“过于丰满”,广受民众指责,不久前被迫移除。

     

        (本报巴黎7月30日电 本报驻巴黎记者 梁晓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