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话剧艺术普及,近日北京人艺推出经典话剧《雷雨》公益场。可是,这一经典剧目的演出,却遭遇了年轻观众的哄笑。“观众哄笑事件”,折射出经典艺术作品和当下年轻观众之间的隔阂。
“观剧发笑,是常识性错误”
遭遇笑场的不仅有《雷雨》,近年来话剧演出“观众哄笑事件”频发。
去年北京大学生戏剧节期间,北京语言大学话剧社演出了苏联经典话剧《青春禁忌游戏》。当演出推进到一段与强奸有关的剧情时,台下爆出一阵哄笑。
“我们在其他时间的演出,也遭遇了不同程度的观众哄笑。”北京语言大学话剧社副社长欧阳冠男说。
北京一位资深戏剧媒体人也告诉记者,《天之骄子》《吴王金戈越王剑》《小井胡同》等经典话剧演出时,也遭遇过年轻观众哄笑。
“不管舞台上演出什么内容,观众在剧场中发笑都是不文明的行为,这是观剧的一个常识。因为观众的哄笑不仅会影响演员的表演情绪,还会影响其他观众的观剧氛围。”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平说,“很多年轻观众,可能把剧场当成影院了,想笑就笑,其实他们没弄明白,不同的艺术形式对观赏行为的要求是不同的。”
欧阳冠男回忆,那一次《青春禁忌游戏》的演员,因为遭遇观众哄笑,演出结束时拒绝谢幕,最后在老师的再三劝说下,演员们才走到台前,向台下鞠了一躬。
“在剧场不能哄笑,并不是说对演出不可以有不同意见。走出剧场,可以提意见,可以批评,可以写成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唯独在剧场中要保持安静,因为这是最基本的观剧礼仪。”刘平说。
在刘平看来,屡屡发生哄笑事件,反映了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观剧礼仪的普遍缺乏。
对经典,为何看不下去?
“《雷雨》到底哪些地方好笑?”记者就此采访了几位年轻的话剧观众。
有的观众说,台词搞笑;有的观众觉得表演夸张,不太真实。一位初中生看完《雷雨》后甚至大呼“雷人”,认为“剧情编得太离奇了”。
有文化界人士认为,“这反映了当下年轻观众的浅薄、无知”。
“哄笑事件虽然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但我不想简单地用‘浅薄’‘无知’来指责年轻观众。因为这些人只是年轻观众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对经典作品的不理解甚至误读,很大程度上缘于对作品的时代背景缺乏了解。因此,帮助他们提高欣赏水平才是比较实际的。”刘平说。
“比如,《雷雨》创作于80年前,它的故事、它所表达的思想、它的台词,与今天的时代生活必然有一定距离,因此,今天的年轻观众欣赏起来,可能存在些隔膜。”刘平告诉记者,他给学生讲解传统经典作品之前,总会把作品的时代背景给他们讲清楚,这样学生们对作品也就慢慢理解了。
在青年剧作家余青峰看来,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持有不同审美标准的观众必然会对同样的作品做出不同的评判。看着《泰囧》《小时代》成长起来的观众去评判80年前的《雷雨》,也会以《泰囧》《小时代》为标准。正是受到这些流行文化的冲击,经典戏剧才被迫栖身于社会的角落,难以喘息、步履蹒跚。
那么,传统的经典作品该如何跟现代年轻观众沟通?
有人提出,传统经典作品应该“与时俱进”,对故事、台词、视角等方面进行修改,以适应当下年轻观众的口味。
刘平认为,“不能用经典去适应观众,而是要观众去向经典学习”。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是因为它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一个时代的文化标志、是一座丰碑。透过它,我们可以窥探那个时代的环境背景、社会心理、人际关系等。如果把故事改了,台词改了,主题思想也改了,那它就不是经典了。”刘平进而反问道,“为了迎合‘90后’观众的口味,我们把经典作品改一次,再过十年,为了迎合‘00后’观众的口味,我们是不是再改一次?”
刘平介绍说,从世界范围内看,《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万尼亚舅舅》等世界级经典之作,之所以历经百年甚至几百年而不衰,不在于“与时俱进”的改动,而在于保持“原汁原味”。
“要使经典作品更好地传承下去,需要艺术家做扎扎实实的工作。白先勇主持创作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取得巨大成功,散发出青春的气息,深受年轻人喜爱,就为经典作品的传承做出了成功的示范。”刘平说。
一些经典作品难以引起观众关注,也反映出戏剧人自身的问题。在余青峰看来,戏剧与电影一样,都应是给当下人看的,因此要与时代共鸣。遗憾的是,当代戏剧一直在自娱自乐、自我陶醉,台上发生的事及其映射出的思想观念基本与台下人无关,因此很难赢得观众的青睐。
艺术教育要从小培养
余青峰向记者讲述了在英国的见闻:英国很多剧场甚至大街上都能看到有人在演莎士比亚的剧,演出的广告牌比一般的商业广告都大,而且不乏观众。
为什么英国观众对他们的经典有如此热情,而我们对自己的经典却百般挑剔、看不下去呢?
余青峰认为,从根本上讲,这跟社会整体的艺术素养高不高有关。
刘平对此深表认同。在他看来,这些年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飞速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大幅提高,然而对艺术教育却不够重视,导致大众的艺术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雷雨》这样经典的作品,遭遇大学生哄笑,便是例证”。
“因此,打破经典作品和观众之间的隔阂,关键要提高观众的艺术素养,而且艺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刘平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观众,很多人儿时看过儿童剧《马兰花》,由此受益终生,有人甚至因此走上文艺创作之路。
“这其实是给孩子们提供有营养的艺术食粮,孩子们只有吃了有营养的艺术食粮,才能逐渐形成较高的艺术鉴赏力。”刘平说。
近些年,有关部门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展了各种艺术教育和艺术普及活动,比如高雅艺术进校园、去边远农村演出、举办大学生戏剧节等。
艺术院团如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等,每年都推出各种公益场,来吸引年轻观众观看演出,进行艺术普及。
此外,刘平还建议发挥文艺院团退休文艺工作者的余热,深入社区、学校,举办艺术讲座,帮助社区和学校的文艺工作者排练剧目,从公共文化服务层面,提高市民的艺术素养。(本报记者 韩业庭 本报通讯员 黄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