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冬天剩下的日子里,老太婆再没有出过家门。她拖着老寒腿顶风冒雪地早出晚归,只是想给老东西制造一些牵挂,好叫老东西多撑几天。”
“我们这里,楠木并不多。我一年只砍一棵树,雕刻面具二十块。你倒提醒了我,我得跟天井寨签个协议,我做的面具,专供演出,不能流走!”
这些描述,只是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5000多件参赛作品中的几个精彩感人的片段。
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作品评审会日前召开,评选出获奖作品17篇。
“这些微小说给我的整体感觉很不错。在微小说这么短的篇幅里面表达一种正能量、一种生活的哲学、一种‘向上’和‘向善’的力量,很感人,很不容易。”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于青评委在评审会上说,“我们的微博太需要这样的正能量了!”
亲情、善良、正能量
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自今年3月1日开始征集,6月30日截稿,共收到参赛邮件3800多封,参赛作品近5000件,光明日报微博共发布微小说作品160余篇,作者大多为基层作者。
这些微小说充满亲情、爱情、友情,正义、善良和正能量。
《最后的守护》讲述了相濡以沫的老人,因为每日的相逢而“守候”的生死之情,获得评委们一致好评,被评为一等奖。
“这篇作品看似常见,但给人感觉亲切,充满温暖的人本主义精神”,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严家炎说。他说,《雕刻师》的境界很高尚,“现代人普遍追求多赚钱,但雕刻师却因为要保护楠木资源而防止面具‘流出’,这样的道德风尚令人感佩”。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滕刚评委对此次微博微小说大赛深表赞赏。他说,中国微型小说学会曾组织多次微小说大赛,光明日报此次大赛对微小说的重要贡献是——充满真情实感,培育和弘扬了“向上”和“向善”的力量。
“这些从身边点滴小事演绎而来的微小说,充满生活的烟火气,字里行间充盈着正能量,像浓缩的水珠,反射出太阳的光芒。”光明日报总编辑何东平评委说。
针砭时弊的力量
“洞悉环境污染、打拐、廉政建设等社会现象和热点,针砭时弊,体现出微小说精悍、辛辣的艺术特点。”这是许多微小说作品留给评委们的深刻印象。
微小说《灯塔》讲述的是一位渔夫在江中救起一个投江轻生的人。这个人后来成了一个大老板,他经营的化工厂就坐落在这条江边,污染了原本清澈的江水。有一天,这位老板去寻找当初救他的那艘渔船和它的主人。“渔夫吃惊地看了看他,又把目光转向浑浊的江面冷冷地说:‘我什么都不要,只求你不要说是我救的你。’”严家炎评委说,这篇作品体现了作者对严峻的环境污染现实的痛切思考。
“忽一日,城内雾霾肆虐,昼夜难分。恰逢钟馗自地府到阳间巡视,因雾霾沉沉,不辨南北,竟然无法找到回去之阴路,直至天明,依然在雾霾中彷徨徘徊,所幸雾霾蔽日,阳光照射不进来,尚无魂飞魄散之虞”。微小说《都是雾霾惹的祸》如此开篇,讲述了“钟馗”为雾霾遮蔽而被人间浮华和美色所惑触怒冥府,被“虢夺神职”“押回受审”的故事,影射了雾霾、城管、腐败等多种问题,人民网读书频道主编黄维评委表示,“这篇作品的嘲讽辛辣、幽默而深刻。”
对微小说大赛的敬意
“《最安静的地方》用一个小孩儿亡灵的眼光来看待现世,叙事角度非常漂亮,容易让人想到余华新作《第七天》。而且在这么短的篇幅里有这么高超的文学技巧,实在难得。”知名作家、《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邱华栋评委非常欣赏参赛微小说写作技巧。“相对不少网站微小说大赛‘段子’居多的特点,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作品‘小说特征’更强。”于青评价。
滕刚分析此次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的几个特点:首先是作者的“草根性”强。他说,获奖作者基本上不是北上广的,大多来自于基层。例如作品《英子》,讲的就是农村根据‘晒被子’活动来评选‘好媳妇儿’的生动故事。基层的作者,把他们的生活写下来,就成了小说。其次是篇幅创新——以往微小说的篇幅一般为144字或1500字,144字太短,1500字又稍长,光明日报设计的“800字”篇幅,更利于微小说作者的表达。“王蒙曾说:命运啊,这一生,你能给我几篇像样的‘微型’?”滕刚指出,“微小说的创作有难度,开展三十年来几乎没有常胜将军。这次获奖者几乎都是新面孔。”
邱华栋回溯,20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曾刊发过小小说,之后几乎绝迹。他向光明日报成功组织此次微小说大赛表达深深的敬意。(本报记者 韩 寒 张宪辉 方曲韵)
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评委名单
王 蒙 著名作家、原文化部部长
何东平 光明日报总编辑
陆先高 光明日报副总编辑
严家炎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孙 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徐 俊 中华书局总经理
于 青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
邱华栋 《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
刘庆邦 北京市作协副主席
滕 刚 中国微型小说学会副秘书长
彭 程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周立文 光明日报记者部主任
潘剑凯 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
袁 祥 光明日报新闻报道策划部副主任
王志艳 新华网悦读频道主编
黄 维 人民网读书频道主编
严 彬 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
首届光明日报微博微小说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2名)
作品 作者
《最后的守护》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红河村村民 白金科
《最安静的地方》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电子商务行业自由职业者 殷茹
二等奖(5名)
作品 作者
《星星下奔跑的孩子》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青狮镇小学教师 曾明辉
《都是雾霾惹的祸》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市森林公安局民警 杨波
《雕刻师》 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文化馆职员 杨世英
《孝子》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农业局机关工作人员 宋炳成
《岳母》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昆曼公司勐海分公司职员 邹国富
三等奖(10名)
作品 作者
《德福老汉学画》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政府第一办公室干部 牟喜文
《灯塔》 江苏省江阴市培豪纺织有限公司机械师 王万华
《下棋》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胡本先
《英子》 山西省永济市粮食局机关工作人员 薛建生
《换心》 浙江省平湖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人员 周国华
《黄河船工》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安小学教师 井延武
《面具》 安徽省怀远县茆塘初级中学教师 张建忠
《变》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阳光科技电脑公司经理 于国平
《换季》 广东省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学生 黄婉婷
《传家宝》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自由撰稿人 尚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