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30日 星期三

    新闻人物

    公方彬:具有英雄主义情怀的学者

    作者:康慧珍 蒋正翔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30日 02版)

        出身农家的公方彬是一个履历丰富的学者。

        青年时期的他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崇拜托尔斯泰,立志当一名作家,并常有文章见诸报端。16岁高中毕业后,在家乡觅得一份当时令人羡慕的文书工作。后来,文书工作被人取代,他选择去当兵。

        离家一刻,公方彬暗下决心:做一枚过河的卒子,只进不退!起初他是一名无线兵,常常在洗衣服时,旁边还放着密码本默记,团里新兵比赛时他拿了第一。“在部队,我的时间几乎用到极致,因为我要完成训练,还要保证写作,只能挤时间。”在当战士3年多的时间里,他读了上百本书,写了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从事专业理论工作后,他继续执着,一门心思扑在理论研究上。

        公方彬3次参加边境作战,两次荣立一等功,3次登上国庆观礼台。作为理论工作者,他积极投身社会工作。30多年来,他先后拿出150多万元的稿费、讲课费和工资,资助700多名贫困学生读书,其中考上大学的有364名。“我是社会的一分子,应该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他动情地说,“要做真的探索者,善的实践者,美的传播者。”在理论研究中,他同样强调思想家要有担当和牺牲精神,认为知识分子要有独立思考和敢于表达的品格。

        有感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不足,公方彬着力于研究军队思想教育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实践。后来他又意识到仅有方法还不够,“思想教育还需走进被教育者内心,提高其内心修养。”他不断地追问自己:修养应该去何处?在反复思索中,他找到了答案:修养应找到永恒,而这个永恒就是核心价值观。他说:“我研究核心价值观,得益于这些年来丰富的个人阅历和深刻的生活感悟。”公方彬坦言,自己三上战场,并在战场上有很重的英雄情结。上战场前他就对父亲保证:“你儿子活着是英雄,死了也是英雄。”在他看来,英雄主义就是一种价值观,“我正是在英雄主义的熏陶下,养成了英雄主义的情怀,并以此锻造自己的品行,所以是价值观塑造了我。”(光明网记者 康慧珍 蒋正翔)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