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9日 星期二

    探 索

    厦大:学术沙龙育人“看得见”

    作者:李静 马跃华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9日 05版)

        在教室、院系小会议室、咖啡厅,甚至是主人的客厅,一群人随意落座,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有时默默颔首,有时面红耳赤,就共同关心的学术话题展开交流、探讨甚至是争论……这是厦门大学学术沙龙的常见场景。

     

        如今,在厦大,沙龙这一西方舶来品被赋予了别样的生命力。规模不一、形式各异的学术沙龙,已成为厦大的一道学术风景线,成为厦大育人的另一个“看得见”的场所。

     

    漫谈对话的平台

     

        不久前,在我国著名教育家、厦大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的家庭学术沙龙现场,二十几平方米的客厅里坐着20多个学生,有在读的硕士、博士,也有已经毕业的学生。

     

        当晚沙龙主题是“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这是最近中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之一。潘懋元先用他略带广东潮汕的“地瓜腔”抛出了问题及自己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约40分钟后,他回归到倾听者的身份,静静地聆听学生们的发言……屋外凉风习习,屋内思想激荡。

     

        只要不出差,近30年来的每周六晚,潘懋元家里都会上演这样的一幕。潘懋元的家庭学术沙龙开始于1985年,典型的“漫谈式”,既谈学问中的人生,也谈人生中的学问。

     

        漫谈中,一篇篇论文和一个个成果渐渐孵化催生。多年来,很多学生的博士硕士论文选题来自于沙龙,并在沙龙中成熟完善。潘懋元还经常在沙龙中就某个热点问题组织大家共同撰写文章,以组稿形式发表。此类文章因集多人智慧而成,质量较高,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较大。

     

        在潘懋元家庭学术沙龙的示范作用下,据不完全统计,迄今该院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已累计举行上千场沙龙,数万人次学生从中受益。

     

    学术讨论的乐园

     

        与潘懋元漫谈式的家庭学术沙龙比起来,每两周一次在厦大校内小会议室里举行的语言学沙龙则要稍显“严肃”些。

     

        已走过15个年头的语言学沙龙始于1999年。抱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观点,那一年,刚从广州调入厦大中文系语言学专业的李如龙、苏新春和同事们创设了这个沙龙,至今已举办了300多期。回忆起当时的初衷,苏新春说:“课堂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但是沙龙却是培养能力和营造研讨氛围的摇篮,是课堂的一种重要补充。”

     

        苏新春说,沙龙选取的主题都是探讨性或争议性的。“我们鼓励‘百家争鸣’,鼓励刺耳的批评声。”

     

        这种“刺耳”的声音让师生们很受用。2013年上半年,该专业2012级博士生罗树林就“三音节聚合词语”的问题撰写了一篇论文,并把它带到了沙龙上交流。没想到,一场批评的“暴风骤雨”不期而至,甚至有人提出文章的观点都是错的。罗树林认真地记下大家的建议,并吸收进论文中。今年1月,这篇题为《三音节聚合词语的结构语义分析及词汇化现状》的论文发表在语言学领域的一级核心期刊《语言文字应用》上。

     

        沙龙的受益者绝不仅仅是罗树林一个人。“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闭门造车的现象没有了。谁有了选题、想法或文章,都会拿到沙龙上来探讨交流。”苏新春说。

     

        自由、前沿、争论等诸多元素的汇集,让沙龙成为厦大师生课堂之外学术聚会的首选形式,仅苏新春所在的人文学院,就累计有近10个类似沙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形式,呈现出的却都是一场师生思想的盛宴。

     

    经验分享的空间

     

        在认真“备课”一个多星期后,23岁的厦大软件学院研一学生张海滨成为该院研究生“学术沙龙”的第二位主讲嘉宾。本期,他与在场20多名同学分享的是自己关于Oracle数据库的存储过程等方面的学习体会。

     

        不同于前面提到的形式,这个沙龙是学生们自己的沙龙,里面没有一位老师。近年来,这种学生之间的沙龙在厦大也很盛行。

     

        软件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林为伟是该院学术沙龙的主要策划者。2013年底,在接手新一届学院研究生会时,他便提出要创办这个沙龙。“我们学院的研究生平时交流机会并不多,很多人整天‘宅’在自己的实验室里,我们就想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既互相学习,又相互交流。”

     

        对于沙龙的定位,林为伟有自己的认识,“学生们办沙龙,只是分享介绍一下自己熟悉的领域或学习心得,勾勒出研究问题的轮廓就可以了”。

     

        林为伟一再强调沙龙的纯学生性。这种“纯度”不仅体现在没有一位老师参与的现象上,而且更体现在“从学生角度出发、让学生受益”等理念和做法上。比如,不贴海报、不广而告之、不定期举办等。林为伟解释说,不广而告之,是因为这是一个内部的学生交流活动,自家师兄师妹们围坐一堂,边吃点心边交流,其乐融融。不定期举办,是不想因为求数量而降低了质量。(本报通讯员 李静 本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