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较多问题和挑战,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非关税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创新滞缓、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以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已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把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转变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指出“要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那么,应通过何种途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根据中国经济结构和区域产业的地理分布,产业集聚是中国产业地理分布的主要形式,因此产业集聚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调整的主要途径。
预期、偶然因素以及历史都是产业集聚的源头,各种因素相互强化的乘积效应,导致产业长期集聚在某些特定区域。通过何种方式和采取哪些政策措施,影响区域产业预期和自我实现机制以使得产业集聚中心转移或产生新的中心,从而实现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呢?近些年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区域产业品牌都成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新方向。
产业集聚能促进企业品牌和区域产业品牌的成长与发展,反过来企业品牌和区域产业品牌的提升又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两者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产业中涌现出大量的企业品牌,这促进了产业集聚的逐渐升级与壮大,最终导致强大的区域产业品牌的出现,区域产业品牌已成为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重点和重要竞争手段。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出台的《关于产业集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已把区域产业品牌确定为继技术、人力资源、物质资本等之后可用于经济发展的独特要素,此后区域产业品牌就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关键要素而备受关注。
区域产业品牌可通过影响产业集聚从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因此需制定各种政策措施培育和发展区域产业品牌、促进区域产业品牌的扩散效应,以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与转型。可行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完善的区域产业品牌的产业政策支撑体系。20世纪80年代日本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美国半导体制造业霸主地位的巩固,都与国家的产业扶持和投资支持分不开,与多样化的市场服务有着密切的关系。市场服务体系应是以市场竞争机制为主,政府支撑为辅,涵盖产业集群内各中介服务机构,专业化、系列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专门为产业集群内企业服务的网络。
其次,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为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和扩散提供金融支持。面向区域产业品牌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应立足于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背景,基于本区域的实际情况,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金融优势及相互之间良性互动的作用。区域产业品牌的发展,意味着在大量中小企业总量增加的同时,也带动了区域产业投融资市场的扩大,这就需要建立多层次的区域金融服务支持机制。跨区域、跨国际的产业发展要素的整合,以及产业集聚结构与生产专业化与分工的协调,是壮大区域产业品牌自身优势的关键。重点是结合区域产业品牌发展的现状,研究商业性担保、政策性金融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发展的可行性,推动金融资源对区域产业发展的低风险与高效率配置,以此建设支持区域产业品牌发展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
再次,强化市场机制对区域产业品牌的规划指导及服务和管理。中国大多数区域的产业类型都同属出口加工型的柔性化产业集群,目前各个地区的区域产业品牌很大比例都属于此类。当市场达到均衡时,区域产业品牌的外部性覆盖面积越大,区域产业品牌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因此,应鼓励建立区域产业中的行业协会或行业自律组织,制定产业相关的行业准则,规范区域产业品牌的主体行为,通过规模转化,进而提升区域产业整体产品水平,扩大本地区产业品牌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对企业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的投机造假行为要进行惩罚,对区域产业品牌作出贡献的企业行为要进行奖励。也可由行业协会或龙头企业牵头制订相关行业标准,通过强制质量认证来建立良好的行业发展秩序,保证区域产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建立地方政府之间的区域协调机制。各地区间在产业政策和区域产业品牌方面的协调合作,必定优于相互竞争。地区间在区域产业品牌和产业政策之间的竞争,会造成浪费性的支出、地区间贸易壁垒、产业同构、产业难以集聚等问题,从而不利于区域产业品牌的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建立地区政府间的区域协调机制,将有利于发展各自不同的区域产业品牌和集聚产业,这可以降低企业运作成本以及劳动力、资本的流动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产业分工,从而最终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总之,通过对区域产业品牌的建设,不同地区间实现产业分工,将会有效地实现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政策措施千变万化,都不能离开围绕区域产业品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实现产业集聚的升级和转型,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作者单位: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