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

    草原娃家门口享受首都名校资源

    张景华 徐畅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22日   06 版)

        “今年9月,我校初二和高二将各有40名学生在北京二中插班学习。”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北京二中集宁分校校长巩卫军表示,要让内蒙古与北京的孩子面对面交流,了解彼此的文化。

        2011年新一轮京蒙对口帮扶合作开始以后,北京市将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的16个国家级贫困旗县作为重点帮扶合作对象,通过向内蒙古选派挂职干部、开展对口帮扶教师培训等举措,为当地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思路。

        受益于挂职干部的牵线搭桥,赤峰二中教务处副主任吕宏宇不久前刚刚结束了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为期一年的挂职学习。从课堂教学到进修教研,从校园管理到外事接待,吕宏宇的学习内容相当广泛。“每周二,学校都会派我去海淀进修学校参加化学课教研活动。”他说,与首都教育专家和各个中学的教学骨干一起交流业务,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和思路。吕宏宇说,利用挂职学校的便利,他从北京带回了大量优质教学视频。

        “让学生自己讲课,是我从北京学到的一招。”乌兰察布四子王旗第三中学数学教师蔺国岚告诉记者,去年从北京怀柔四中学习回来后,她也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解数学题,她只作必要补充和总结。“这样的尝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助理(挂职)王栋告诉记者,从2011年起,教育厅与北京教育学院等部门合作完成了“请进来”培训任务,受训教师达1000人。

        “通过培训项目,区内农牧区中小学教师了解了先进地区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王栋指出,学员回到本地区,用新的方法和理念引领当地的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较好的联动效果。

        除了人员培训,北京还拿出资金,通过教育教学设备等的捐赠和校舍的兴建,改善了旗县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

        与此同时,北京一些名校也纷纷扎根内蒙古,成立北京二中集宁分校、北京四中呼和浩特分校等,优化了当地的教育布局,提升教学质量。

        “比起物质上的帮扶,智力帮扶更重要。”巩卫军表示,该校与北京二中合作,形成了教材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习题和考试内容统一。

        巩卫军笑谈:“我们奉行‘拿来主义’,直接拿来北京二中很多好的东西。”他举例介绍,在初二语文关于胡同文化的课上,北京二中的老师在网络上授课,记录下北京孩子对胡同的认识,这让内蒙古的孩子身处草原,也感受到了北京的文化。课后,分校通过远程网络,又将一些草原上民族文化介绍给北京的孩子,使两种文化的教育有机结合。(本报记者 张景华 徐畅)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