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光明网记者田文姝)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日益增大,我国耕地用于种粮的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非粮化”呈发展态势。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风田日前在接受光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耕地“非粮化”现象的出现是与目前种粮收益较低有很大关系的,要警惕土地流转加速耕地“非粮化”趋势。
郑风田指出,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都存在着一种“新功能剪刀差”现象,也就是种植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种粮与出外打工的收益差距也越来越大,粮价上涨的速度赶不上农资价格上涨的速度。这个“新剪刀差”导致了种粮获得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当企业和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租用小农户的土地后,自然希望在付出租金和劳动力等成本以后还能有所盈利,而这单纯靠种植粮食是做不到的。
郑风田建议,各地政府在推行土地流转前要通过制度来保障粮田面积不减少,具体做法则是划定基本农田并加以严格保护。此外,还要对种粮大户进行一定的流转费用补贴,来消解土地租金等经营成本带来的压力。这样,“非粮”耕地比例直线上升的趋势会有所缓和。郑风田强调,要从根本上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村的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农机化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