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

    巴拒绝美直接查账

    美海外税务法案开门受挫

    贺斌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22日   08 版)

        根据“海外账户税收法案”的相关条款,美国政府近日与巴基斯坦的商业银行直接联系,要求巴方提供名单中“美国人”的账户情况。然而,巴政府坚持要求通过政府间渠道解决这一问题,使美国刚从本月起生效的“海外账户税收法案”开门受挫。

        谢里夫政府明确表示,在没有巴政府部门介入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能以强迫或诱惑的手法,直接从巴基斯坦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所需的商业信息。巴政府要求美方签署协议,在两国政府层面交换这些重要信息。

        一位巴高级官员说,美国政府在没有征得巴政府同意的情况下,就直接向巴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等索取相关账户信息。伊斯兰堡希望,同样建立巴基斯坦在美人员的信息共享机制,以便与美国和国际组织进行同级别、对等的合作。在金融部门的支持下,谢里夫政府已经建立了一个工作小组,准备与美方就信息共享体系的建立问题进行协商。

        美国“海外账户税收法案”是美国对抗其居民海外避税的产物。它要求,在海外有投资行为和持有海外账户的美国人(包括投资人、持绿卡者等)向美国税务局申报海外资产和收益;还要求外国政府向美国税务局报告所有美国人(生活在美国和海外)的账户信息;甚至要求,外国金融机构(如地方银行、股交所、对冲基金、保险公司以及信托公司等)直接向美国税务局报告其“美国客户”的情况。否则,美国就要对不予以配合的机构在美国的分支进行惩罚,比如冻结其在美投资的30%等。很多公司为了躲避美国政府的催问、冻结和惩罚措施,有意减少了其美国客户的比例。

        美国“海外账户税收法案”于2010年通过,并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不料开门就在巴基斯坦受挫。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其国内的“海外账户税收法案”,赋予其税务部门管辖世界所有金融机构的权力。人们不难预料,这一法案在国外受挫的情况会接踵而至,巴基斯坦不过是个开头而已。

        (本报伊斯兰堡7月21日电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贺 斌)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