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73年光辉历程的中国民主同盟不仅为中国社会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也为中国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成就,民盟成员大家云集,人才迭出。仅从美术方面看,刘海粟、潘天寿、蒋兆和、吴作人、刘开渠、滑田友、曾竹韶、吴冠中、范曾……他们的名字与传统的继承、艺术的创新息息相关,与他们独特的风格和代表作紧密相连,更与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同节律。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代言,是时代的精英,为盟史、为中国美术史写下了不朽的篇章。他们的业绩告诉人们:一个艺术家只有将自己融入人民,融入国家,融入时代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在风雨飘零、民不聊生的旧中国,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以深厚的人民性和深刻的绘画性开创了中国画现实主义新风。可谓真宰上诉、悲天悯人,一反中国人物画只画士大夫的传统,直接表现劳苦大众,该作品与徐悲鸿先生的《愚公移山》堪称时代的代表作。刘开渠、滑田友、曾竹韶负笈西洋,从古罗马、古希腊、意大利文艺复兴及法国古典主义中吸取人文思想、习得肖像塑造法和纪念碑建造法,刘开渠20世纪40年代即以《一·二八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而名世,鼓舞国人,激励民族斗志。滑田友的《轰炸》揭露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获法国沙龙奖。新中国成立后,刘开渠组织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他的《胜利渡江》、滑田友的《五四运动》、曾竹韶的《虎门销烟》三块浮雕记录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皆成为划时代的作品。同时,盟员、建筑大师吴良镛先生也参与了纪念碑工作组。1982年刘开渠先生针对中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新形势,组建了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为新时期的雕塑事业发展再创新绩。这三位盟员雕塑家是中国现代雕塑的重要奠基人、开拓者。再看民盟画家群体,刘海粟17岁创办上海美专,当年因画人体模特儿而与军阀孙传芳对簿公堂,成为现代美术反封建文化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他受西方印象主义以来的后印象派、野兽派等流派影响,形成色墨交融的中国表现主义。晚年以十上黄山的气魄抒写一个艺术大师不断追求师法造化的宽阔胸襟。吴冠中早年留法,在20世纪西方视觉艺术革命的成果中寻找美的生成之因,且对应东方之神韵,在抽象美的形式表现中,架接东方与西方对话之桥,并就社会审美转型,提出“形式大于内容”,掀起全国性的大讨论;针对艺术的本质,发表“笔墨等于零”的观点。他是时代审美变革的弄潮者,以自己的探索为中国画的创新找到了拓展空间。中西合璧是20世纪以来中国画的关键词,刘海粟,吴冠中是在这历史节点上令人瞩目的闪光点。同样强调中西结合的吴作人,则秉承徐悲鸿艺术为社会、人生的艺术理想,他以油画、中国画领域的双重成就建立自己的价值基点,并在他领导的中央美术学院不遗余力地推动现实主义的创作与教学。他的油画《齐白石像》和国画《骆驼》成为时代的记忆。坚守中国画本体的潘天寿主政于最早由蔡元培创建的国立艺术院及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他坚持国粹,主张经典,在高层面文化境界上达到与西方艺术的融渗,承传并发展了八大山人为代表的传统水墨,将抽象笔墨的精神内涵发挥到最大值。由此,世人得以从他作品中感受民族文化的自信和中国画的张力。范曾以其深厚的国学底蕴,以其由文化而铸成的士大夫风范融入中国画人物的创作,诗风浩荡,神采夺人。他以文化魂表现文化人,从而赋予笔性、墨性以文化性和生命力。当然,民盟深厚的文化艺术不囿于专业的美术家。民盟史上的领袖人物、文化大家的书法体现了高尚的人格与学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张澜、楚图南、冯友兰、费孝通等,是民盟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
新时期以来,民盟成员中的美术家们肩负时代使命,锐意创新,在绘画、书法、雕塑、工艺美术等领域取得骄人的成就,创作了许多不辜负时代的力作,产生了广泛的国际与国内影响。民盟中央领导看到了这股文化建设的力量,极为重视,也尤为关怀老一辈艺术家,关心中青年艺术家的成长,组建民盟中央美术院并编辑院刊。相信民盟内广大美术家将以民盟光荣的历史为动力,以先贤为楷模,在民盟中央领导下,在民盟美术院和院刊这个平台上展示新作,全盟、全社会也将由此领略到他们的艺术风采和新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