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22日 星期二

    他牺牲在援藏路上

    ——追记因公殉职的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范天勇

    李晓东 危兆盖 雷建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22日   06 版)
    工作中的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范天勇(左一)。 资料图片

        七月的川西若尔盖大草原,芳草萋萋,但他已经无法看见这天蓝地阔。几天前,他带领一支援藏医疗小分队赶赴若尔盖县,不想却永远停留在路上……

     

        他,就是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范天勇。2014年7月17日,范天勇率领援藏医疗小分队赴阿坝州若尔盖县,途经茂县石大关路段时遇山体滑坡,在组织疏散队员、救援受伤群众的过程中,不幸被飞石砸中,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44岁。

     

    “快救人!”是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范天勇与藏区有不解的缘分。

     

        2010年7月,身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疗组长的范天勇,主动申请到四川省康定县甘孜州人民医院参加援藏工作。他说,渴望用自己所学医术和从业经验为广大藏区群众解除病痛,让藏区群众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2013年10月,范天勇调任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很重视医院对口支援若尔盖县人民医院的工作。不管是在援建医院制订发展规划、优化管理流程,还是选派专业人才进藏支援、人才培养方面,他都亲力亲为,力争做到更好。

     

        今年7月初,得知若尔盖县希望德阳方面组织专业医疗队赴藏区为群众开展巡诊、义诊活动后,范天勇精心组织了院内呼吸内科、儿科、神经内科、骨科等方面专家并准备了医疗器材,组成援藏医疗小分队。按照既定行程,7月17日,范天勇率领德阳市人民医院援藏医疗小分队一行15人,运送一批捐赠医疗设备及物资赴若尔盖县,准备从第二天开始为当地群众开展义诊、业务交流活动,并与若尔盖县人民医院讨论下一步援建工作重心和方法。

     

        17日下午,当医疗小分队行至茂县到若尔盖石大关路段时,突然遭遇山体滑坡,山上的石头瞬间四处滚落,现场情势十分危急。范天勇迅速组织疏散队员,带领医疗小分队立即参与现场救援。共有4名伤者被转移到安全地带,他却不幸被飞石砸中,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都快撤!”“快救人!”这是当时山体滑坡后离他最近的医务人员听到他说出的最后几句话。

     

        若尔盖县人民医院院长付茂松哽咽地说:“这次他们一行十多名专家和医护人员是来开展义诊并指导医院管理的,没想到,路上竟然遇到山体滑坡……”

     

    他把荣誉看得轻,把病人看得重

     

        范天勇在病人、学生和同事眼中,是一位杰出的医生。

     

        2003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一次引进微创泌尿腹腔镜技术,范天勇率先开展并实施多项微创腹腔镜手术,填补了医院技术空白,推动医院成为全国五个微创泌尿外科新技术培训中心之一。在他十多年的临床生涯中,先后完成手术5000余例,累计治疗患者达十余万人次。四川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评价范天勇:“求学、从医、执教27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把人生中绝大多数时间放在服务患者上为很多患者解决了病患痛苦。他是一位杰出医生。”

     

        范天勇长时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学界以技术精湛著称。2013年10月,范天勇转任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这以后,范天勇坚持每周上专家门诊,定期同泌尿外科医务人员一起查病房、会诊,亲自做手术。

     

        精湛的医术、一丝不苟的作风、一切为患者着想的风范,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及病人,赢得极好的口碑,很多患者从省外、海外慕名前来就医。

     

    他始终关注看病难的“最后一公里”

     

        德阳是四川较发达的中等城市,群众对解决看病难、看好病有更高的期待。

     

        调任后不久,范天勇就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先进管理理念与德阳市人民医院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抓发展、抓学科、抓精细的“三抓”工作目标,致力于把医院打造成川西北地区区域医疗中心,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

     

        为缓解群众“看病难”、改变群众“就医累”,范天勇带头深入病房,倾听群众呼声,征询意见建议,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我是患者”就诊体验活动,找准问题症结,广泛汲取群众智慧。特别是推出“银医卡”,让病人凭借一张卡、一个电话、一次网络登陆的简单操作,就可以挂号就诊,减少了就医过程中的非诊疗环节。德阳人民医院以往门诊挂号“打拥堂”“熬更守夜排队”的现象得到很大改观,切实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为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范天勇多次与班子成员一道进社区。他经常深入业务科室,跟职工谈心交心,每位职工过生日都会收到他亲笔签名的贺卡,拉近了与职工的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患者评价他是一个没有一点架子的院长,职工评价他是一个不喜欢蹲守办公室的领导。

     

        (本报德阳7月21日电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本报通讯员 雷 建)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