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下班了记着关灯关门。”赵国强熟悉的咳嗽声在楼道尽头响起。下班时间到了,大家会心一笑,都等着他来敲门提醒。
从赵国强办公室虚掩着的门往里看,屋里放着钉子、榔头、废弃的肥皂、消毒用的草酸瓶等各种物件。赵国强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原党委书记,但这个党委书记的办公室,简直像个物业处。
桌子上整齐码着13本、50多万字的工作笔记,里面有他十年间代表天津人民出版社党委起草的各种文件草稿,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讲话,有给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的提纲……一摞摞笔记,装订得整整齐齐。
2014年2月11日,赵国强因肺癌去世,还有10个月他就60岁了。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决定在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广泛开展向赵国强同志学习活动。继天津、北京后,7月16日上午,天津人民出版社原党委书记赵国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沈阳举行。报告团成员用真实感人的讲述,打动了全场听众,许多人落泪鼓掌。
“他是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他是领导,工作中却事无巨细,心里总装着别人。
发行中心的张铮忘不了2009年清产核资工作时的一件事。那年倒春寒,又赶上停暖气,清产核资办公室在阴面,工作了一天,大家都搓着冻麻的手。赵国强推门进来了,拎着几桶热水,放在屋里给大家取暖。过一会儿,估摸着水快凉了,他再进来换一桶。说起这事,张铮就忍不住落泪,“书记心里惦记着我们”。
生产制作部校对科曹爱欣的头顶有一盏灯,崭新、明亮。之前的灯管坏了很久,校对工作者普遍视力不好,曹爱欣跟领导提出换灯管,但换灯管要找办公室申请,再找物业来换。赵国强知道了,马上来到办公室,蹬在桌子上,把新灯管给安上了。
那时距离赵国强去世,只有不到三个月。“他是我们心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校对科员工宋俊杰的眼泪在打转。
最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上
他是领导,关键时刻,他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
2009年,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出版社决定进行深度改革,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打破论资排辈、按职称定工资的原有模式,按照员工的岗位和业绩,重新进行薪酬分配。这是项关系大伙儿利益的事,矛盾也异常复杂。最大的反对来自那些原来职称高、收入高的老编辑。赵国强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鼓励他们利用老员工优势,发挥新活力,业绩好了,工资可能比以前更高。最终,方案顺利通过。
2010年初,天津人民出版社开始转企改制,另一个大难题出现了。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职工原来的事业身份变成企业身份。赵国强认真学习了政策和要求,做了很多笔记,然后召开全社大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阐述转企改制的必然性。最终,天津人民出版社转企改制方案全票通过,在天津出版集团内率先完成转企改制工作。
“他向我们证明信仰的力量”
赵国强住院后,单位主动提出借钱给他,他拒绝了;把当年他应得的奖金提前发给他,又被退了回来,理由是:别人都没发,我也不能要。最后社长黄沛亲自上门找他,要以个人名义借钱给他,他也谢绝了。
四下无人的时候,赵国强拉过妻子,说不治了。“这个病反正治不好,我不能把家底都掏光,给你们娘俩留下窟窿。”他和妻子约定,没有他的允许,不能跟单位提任何要求,妻子含泪答应了。
2014年6月18日早上,年轻的编辑刘梦琦像往常一样来上班,刚上到5楼,就看见地板泛着刚擦完的亮光,她下意识地想:书记来上班了。然后突然反应过来,书记已经不在了。“每天早上,书记都会赶在上班前把楼道拖一遍。”刘梦琦站在楼梯口,眼泪打着转,“在这个说起信仰很多人都会嗤笑的年代。他用每一件小事向我们证明信仰的力量。”
作为曾经并肩“战斗”的老友,天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陈益民十分清楚赵国强的身体状况,但在他的印象里,赵国强永远腰板挺直,精力充沛。“和平年代很难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恰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留下了温暖人心的点滴。”陈益民说。
赵国强走了,大家纷纷撰文怀念,文章的标题是这样一致——我们的好书记。(本报记者 李 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