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

    新乡贤·新乡村

    在冲撞与融合中塑造新乡村文明

    ——透视江苏省宝应县乡贤回乡的文化现象

    郑晋鸣 韩灵丽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16日   03 版)
    照片为一位绣娘正在绣乱针绣。 本报通讯员 韩灵丽摄

        这是一次现代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在江苏宝应,一大批乡贤陆续回乡,他们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的提升,更传播了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文明的生活方式。如今的宝应,在乡贤的感召下,形成了有文化、有秩序的新乡村文明。

     

    苏南的种子在苏北开花

     

        宋秀玲,49岁,宝应鲁垛镇人。记者见到她时,她正拿着针线端坐在棚布前,看似针法紊乱、毫无规则的刺绣,远看则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这是乱针绣,被誉为继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名绣。”身旁一位工作人员说。乱针绣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为江苏常州武进人,现代女刺绣工艺家杨守玉。

     

        谁能想到,这颗苏南的种子,竟会在苏北开花。而这,不得不从一位名叫莫学春的乡贤说起。

     

        20世纪80年代末,莫学春带着8个乡民前往常州学习乱针绣,师承杨守玉弟子陈亚先。两年后,莫学春和8位绣工回到了鲁垛,并带回了乱针绣工艺。1991年,莫学春办起乱针绣小作坊,很快,生意便红火起来,8位绣工也有了较高的收入。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村民追随她们,鲁垛的乱针绣从业人员也因此猛增。到2007年,仅3万人口的鲁垛镇就有乱针绣作坊35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全镇三成村民的生活与乱针绣紧密相连。

     

        如何把散落在各家各户的小作坊聚集起来,形成文化产业?莫学春开始思考。2011年12月,在莫学春和同行的努力下,扬州乱针绣文化产业园在鲁垛开园。工艺美术家朱军成、著名书画家朱文等陆续回乡,办起了乱针绣工作室。这批回乡艺术家,把鲁垛乱针绣的艺术品位越提越高,鲁垛成了名副其实的乱针绣之乡。

     

    “金凤还巢”点燃创业激情

     

        在宝应,有一个特殊的办公室——乡情联络办公室。记者来到这里时,恰逢办公室副主任徐名新在整理宝应乡贤名册。徐名新说,这本小小的名册,藏着宝应这些年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

     

        “如果有一天,我们回乡了,该找谁?”4年前,一位老乡的话拨动了时任县委书记仲生的心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心头始终有浓浓的乡情和乡恋。”

     

        于是,乡情联络办公室应运而生。徐名新等人的首要任务,就是搜罗宝应乡贤的信息。驻哈萨克斯坦大使乐玉成,华东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随着信息搜集工作的开展,徐名新等人越来越兴奋,“原来,宝应有这么多人才”。短短4个月,徐名新就整理出900多位乡贤的资料。

     

        “这些乡贤是宝应发展的强大后盾。”现任县委书记王炳松延续之前的做法,推进“金凤还巢”工程,把目光瞄准在外的企业老板、宝应学子和技能人才,对回宝应创业的高层次人才,给予启动资金;对引进重大科技成果项目的人才,给予引导资助;对贡献突出的乡贤人才,创设“金牛奖”“金马奖”等,予以重点奖励和扶持。

     

        据统计,自“金凤还巢”工程实施以来,共有30多名企业家“还巢”创业,1100多名本科以上宝应籍学子回乡就业,6000多名在外技能人才回乡从业。

     

    用贤人的人格力量感化世态人心

     

        中国哲学认为,尚贤不仅是“任人唯贤”,还要用贤人的人格力量感化世态人心。这在宝应,得到了充分印证。

     

        今年,武警扬州市支队宝应县中队办起了一份报纸《荷乡橄榄绿》,在这份报纸的背后,藏着一个军民相拥的故事。《荷乡橄榄绿》每月出版一期,一年下来,需要6万多元,但对于一个县中队来说,这6万块就是买粮钱,根本不可能用来办报纸。对此,尼尔公司董事长张爱臣心知肚明,于是,他便以公司的名义,无偿资助县中队永久办报,他希望,这份报纸一方面可以将这支部队的文化薪火相传,另一方面则可以传播先进的文明理念。而《荷乡橄榄绿》,也成为我国首张由民营企业资助军队办的报纸。

     

        另一位乡贤夏存则为支持宝应爱国主义教育倾囊而出。夏存则的老家在宝应柳堡镇团庄村,小时候,他就经常听村里的老人讲夏凤山忠于革命而壮烈牺牲的故事。一次回乡,他看到烈士牺牲的地方又脏又乱,便下决心改善环境。2009年,夏存则出资160万元,新建了夏凤山烈士纪念室,如今,这里已成为当地青少年道德教育示范基地。

     

        乡贤的感召效应开始显现。近年来,已有33位扬州人荣登“中国好人榜”,而这其中,有7人来自宝应县,数量位居各区县第一。“一直以来,宝应就有好人生长的土壤,而乡贤的回归,则让‘做好人’的氛围越来越浓厚。”王炳松说。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说:“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宝应乡贤们用自己的行动,为乡民树立了榜样,成为道德教化的楷模,成为乡村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韩灵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