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6日 星期三

    用诗歌托起梦想

    第四届中国诗歌节花开绵阳

    李晓东 危兆盖 郭超 邵明亮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16日   01 版)

        “谈论诗歌,就是谈论世上最美丽的事。”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谢冕用这样的评论来展现诗歌的魅力。

     

        7月15日,第四届中国诗歌节在四川绵阳市开幕。作为国务院批准的文化活动,中国诗歌节自2005年举办以来第一次来到李白的故乡绵阳。此刻,大陆和港澳台两岸四地的诗人、学者、评论家等云集绵阳,他们在这里用诗歌托举中国梦想。

     

    一座属于诗歌的城市

     

        创办于2005年的中国诗歌节每3年举办一次,此前已在马鞍山、西安、厦门举办了三届,诗歌节每到一处,都是一次诗歌的盛典,一次文化的引领。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表示,诗歌,一直是中华民族教化启蒙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举办中国诗歌节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诗歌活动,弘扬中华优秀诗歌文化传统,展示当代诗歌创作研究成果,推动诗歌艺术繁荣发展。

     

        “绵阳举办诗歌节可谓恰逢其时。”绵阳市副市长经大忠表示,“绵阳是李白故里,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厚的诗歌艺术底蕴,同时也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科技城’,拥有雄厚的现代科技文化和人才资源优势。”

     

        中国作协会员刘大军回忆,绵阳诗歌创作一直活跃,早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年一度的迎春诗会一直坚持到现在。诗歌在绵阳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市内各种以诗歌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数量众多,诗歌创作精彩纷呈,诗歌文化已浸入这座城市的骨髓,并成为绵阳人生活中的和谐融洽的一部分。群众基础好,正是本届诗歌节选在绵阳举办的一个最主要原因。

     

        去年,文化部同意将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放在绵阳举办。中国诗歌节开启了绵阳时间,绵阳举办了一系列的诗歌活动。今年4月至6月,直接参加活动的群众已超过80万人次,营造出了浓厚的群众诗歌文化氛围。

     

    用诗歌关注当下生活

     

        诗人们从各地赶来,他们中既有创作新体诗的诗人,也有创作旧体诗的诗人。

     

        本届诗歌节以“中国梦想,华夏诗情”为主题,为期5天,在节会期间,举办中华经典诗词交响音乐会、诗歌论坛、诗人采风、群众广场诗歌朗诵展演等一系列活动。每一场活动,既是一次诗歌的盛典,也是一次诗歌与现实、诗歌与公众的对话与交流。

     

        “这几年伴随传播方式的多样化,诗歌的热度又有回升。写的人多了、发表的人多了,读诗的人也多了,尤其是在网络上,自由度比较高!”负责联络工作的四川籍诗人雨田认为,虽然诗歌的热度在上升,但很多诗歌只关注生活的表面,缺少对现实的反思,还缺少艺术性和思想性强的精品。于是,“用诗歌关注当下生活”成为参与本届中国诗歌节的许多诗人和理论家的共鸣。

     

        “现实主义者坚信:文学是与土地‘骨肉相连’,与人民‘血泪相关’的道德志业。”台湾明道大学教授萧萧说。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需要诗词的鼓舞,需要诗词的抒发,需要诗词的滋养……”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这样说。如今,书写“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文学的重大主题,而关注时代、关注生活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也成为每一个诗人和评论家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因此,本届诗歌节以“中国梦想·华夏诗情”为主题,赋予诗歌时代感与历史厚重感。

     

    诗歌引动参与热潮

     

        以举办第四届中国诗歌节为契机,诗城绵阳正引动新的诗歌全民参与潮。自今年4月以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和地方性群众节庆活动,绵阳相继举办了春天诗会、清明诗会、端午诗会、五四青春诗会、诗酒文化周等一系列诗歌文化活动,让诗歌的魅力深入机关学校、深入社区农村,吸引了诗歌爱好者和各界群众80余万人次踊跃参与。

     

        在本届诗歌节期间,诗歌进社区、诗歌进厂矿、诗歌进校园等“三进”活动在绵阳市广泛开展,让诗歌走入绵阳市民的生活,既展示了新时期繁荣的诗歌艺术,又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真是太好了,可以和众多诗歌爱好者们一起交流。”绵阳师范学院的石兰同学告诉记者,在闲暇时间里,她也爱好写写散文、小说。“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阅历,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魅力。”

     

        节会主题活动期间,绵阳市还将开展更多参与度较高的群众文化活动。活动将广泛发动和组织绵阳市社区、企业、驻军等单位和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华经典诗歌诵读活动,鼓励和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诗歌节相关的主题文化活动。

     

        绵阳,这座滋养过李白、欧阳修、文同、李调元等文学大家的城市,仍将诗歌飞扬,诗意长存。

     

        (本报绵阳7月15日电 本报记者 李晓东 危兆盖 郭 超 本报通讯员 邵明亮)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