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往,难说再见;扬帆起航,满含嘱托。此时此刻,我应传递给你们什么样的能量,给你们哪些临行前的嘱咐,让你们在快速的生活节奏里多一份心灵的沉静,在现代化的外表下多一份思想的厚重,在市场化的大潮中多一份内心的坚守,这是我作为校长,作为你们的老师,作为你们的学长,也作为你们的朋友,希望也必须给你们讲的最后一节课。我决定以《论语·子罕》中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不惑,源于至知。没有智慧的人生将黯然失色。获得智慧的途径很多,知者不惑的表现形式也很多,关键在于如何选择。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二十一世纪是一个选择的世纪,因为未来的历史学家如果回顾今天,他们会记得的,今天最大的改革并不是技术方面或网络方面的革新,而是——人类将拥有选择的权利。”
追溯历史,古往今来,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足迹的人,无一不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毕生追求。他们坚守内心的崇高追求,点燃昭示理想的火炬,以坚毅的、顽强的、几乎是前仆后继的精神,传播文明与进步,谱写了一段属于自己人生的完美乐章。
而你们,作为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天之骄子,希望大家面对人生的转折和环境的变迁,要选择仰望星空、脚踏实地;面对工作的困难和生活的艰辛,要选择坦然承受、反思超越;面对家庭的琐碎和感情的烦扰,要选择相互体察、彼此包容;面对人情的冷暖和命运的不公,要选择坚守信念、绝不妥协!
但更重要的,是选择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民族梦想,选择“惟理想与信仰不可辜负”,选择“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让我们“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至知”的旅程。
至知,而后至仁。“仁”是一种美德,莎士比亚曾说过,“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将它传到遥远的后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提倡的是远大的理想;“心底无私天地宽”提倡的是坦荡的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提倡的是宽阔的眼界。
勤俭、善良,是一种“仁”;真诚、礼貌是一种“仁”;包容、厚德,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仁”。“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包容、厚德是高贵的品质,是处事的艺术,更是生活的智慧。
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境界,成大器者,静水流深。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一个善意、宽容的举动,往往能带来令人惊喜的蝴蝶效应,让他人受益的同时,我们自身也能从中获得宁静和升华。
这是“至仁”的旅程。
至仁,而后至勇。“害怕,这是我们唯一应当害怕的东西”,惧怕是成功路上的荆棘,而勇敢则是逆境中的光明。“知过之为智,改过之为勇”。勇敢源于自信、源于担当,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雄心,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果敢,是“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的豪情。这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将会给予你们无限力量!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涵。勇者,既要具备儒将之风,运筹帷幄、胸怀大局;又要具备武将之威,敢于担当,敢作敢为。作为学生,以追求真知、传承文明为担当;作为子女,以践行孝悌、感恩父母为担当;作为员工,以敬业勤恳、勇于开创为担当;作为父母,以忠于家庭、抚育后代为担当。
这是“至勇”的旅程。
愿你们至知、至仁、至勇,成就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精彩人生!(本文为作者7月1日在北京工业大学201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