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在人人都有出彩机会的时代,我们身边涌现出不少通过自身努力在某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的人才,如湖南常德的农民沈克泉和沈昌健,父子两代人,用了35年时间研究超级杂交油菜;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首次成功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晶体结构和工作机理,让世界惊叹。
除了沈克泉、沈昌健、颜宁,全国各地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人们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创新人物故事”栏目,向读者讲述我们身边为创新不懈努力的人们。他们的创新成果或许并不万众瞩目,但在某领域却代表着突破,能为社会带来贡献。就是这一点一滴突破创新汇聚在一起,便构成了这个社会共同期待的创新型国家的中国梦。
黝黑的巷道,黝黑的煤,黝黑的工装,黝黑的脸上忽闪着一双黑宝石一样的眼睛……在几乎所有的影像视频资料中,“黑”都是典型的煤矿和煤矿工人形象。
然而,当记者亲自下到辽宁调兵山市铁法能源公司大兴煤矿500多米深的井下,以往对煤矿和矿工的印象都被彻底颠覆了——只见矿工们身着蓝色工作服、头戴红色安全帽,脖系白色毛巾,腰别自救器,脚蹬长筒靴,在宽敞洁净的巷道内,熟练地操作着大型煤矿机械设备,滚滚乌金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出来。
“我刚到铁法(现名调兵山市),当上采煤工人,第一次下井时可不是这样。”说这话的,是辽宁鑫丰矿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希望。他1962年出生于山东,1970年举家搬到辽宁新民,1989年从农村应招到铁法,成了一名煤矿工人。
当时的煤矿,还处于打眼放炮的“炮采”阶段,有限的几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用人工从地上搬到井下,安装到综合开采工作面。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非常容易发生危险。张希望告诉记者,有一次往井下运设备,由于设备长时间在软岩上拖拽,摩擦阻力越来越大,导致牵引的绞车钢丝绳受力过重,突然崩断,造成5名工人受伤,现场惨不忍睹。
“当时,我虽然躲过了一劫,但心里从此结下一个疙瘩:这种危难险重的工作能不能交给机械设备?”此后4年时间,他一边采煤,一边琢磨着井下设备安装机械化的办法。作为一名工人,他知道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于是报考了沈阳大学机械专业;矿里鼓励他的创新热情,1993年特意把他调到采石厂公司机修厂。尽管只是加工一些小型设备,但却为他以后的大型设备研制奠定了基础。
大型设备研制需要更大的舞台。2004年,他带着机修厂20多名工人,创办了辽宁鑫丰矿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密切合作,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科技创新。为了测试综采工作面机械化安装与回撤设备,他在井下常常是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不合眼。白班的人员下班升井了,他又同二班的人员一起工作;二班的人员升井了,他又同三班的人员一起工作;直到第二天,白班的人员又来到井下,张希望仍在目不转睛地观察设备运行情况。
功夫不负有心人。倾注了他7年心血的综采工作面机械化安装、回撤设备终于研制成功。从此,煤矿工人告别了手动安装、回撤大型采煤设备的过程,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过去安装一个大型设备,至少需要七八天,现在只需要8个小时的时间。更重要的是,由于实现了机械化安拆,再也没有出现煤还未采工人先受伤的场面。专家鉴定,这项工艺属国内首创,技术水平国际领先,填补了矿山机械制造产业链的空白。
截至目前,张希望拥有33项国家专利,获5项省、市科技进步奖。除了综采工作面机械化安装与回撤设备,他还研制出履带式煤矿用液压挖掘机、矿用液压起重机、双折液压支架安装叉车等产品,被人们誉为“四大发明”。(本报记者 毕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