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4日 星期一

    最美科技工作者

    和农民永远是“棚友”

    ——记辽宁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张青

    作者:毕玉才 王振军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4日 03版)

        6月的一天中午,北方的蔬菜大棚里,温度高达30摄氏度,张青穿梭在两米多高的蔬菜架下,抚摸自己精心培育的蔬菜新品种:“美琳达”番茄、“紫寒星”长茄、“新托妮”甜椒……

     

        张青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一名科技特派员,从2006年起进驻海城市三星生态有限公司,至今已有8年时间,其间,共培育出39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新品种,已在全国7个省市推广。

     

    被“骗来”的科技特派员

     

        谈到张青来海城,三星生态农业董事长李世鸿开玩笑说:“张青是我‘骗’来的。”2006年,原本从事印染行业的他开始转型,跨界投资高科技生态农业。可他对生态农业两眼一抹黑,因此走了不少弯路。他意识到现代农业更是一个技术活儿,非找一个懂科技的不行。

     

        他跑遍了省内各地的农口高校、科研院所,最后,拜访省农科院时,院长向他推荐了刚从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回来的张青。

     

        “其实,我哪儿有那么好骗,我是看到中国农民太苦了,因此想切切实实为他们干点儿事。”张青说,在荷兰瑞克斯旺公司工作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平对她触动很大。当中国农民还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土里刨食”时,欧洲农民早已过上了和产业工人一样的生活。

     

        为此,她暗暗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中国农民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让科技引领农民致富。

     

    “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创业之初的艰难超过张青的想象。比调整种植结构更难的,是转变农民的观念。

     

        张青给农民讲单一品种种植的好处,讲新品种的优势。农民不信,说:从来也没听说过有可以采收一年的茄子、辣椒和黄瓜。

     

        “领着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张青一步步地打动了村民。

     

        在海城市望台镇望台村村民尹秀凤家的蔬菜大棚,记者第一次见到单株两米多高的茄子秧,上面挂着一串又一串紫长茄。尹秀凤告诉记者,这是去年10月份种下的,可以采摘到今年9月末,将近一亩地的大棚,一年可以为她家带来4万多元的纯收入。

     

        “现在,张老师让种啥我就种啥,她从没让俺赔过钱。”望台村农业种植户范世科说,张老师和我们农民永远是“棚友”。

     

    “只要给我时间,我就一定能赶上”

     

        在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中,高档长货架期的蔬菜品种往往掌握在国外大型企业手中。在张青的育苗车间里,她率先展开了高端长季节栽培长货架期产品的新品种选育工作。通过8年的资源采集、分离、复配、优选,现已经育成新品种39个,涵盖番茄、黄瓜、茄子、辣椒、西葫芦、甜瓜6大作物,很多品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如今的海城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蔬菜种子、种苗、蔬菜成品、蔬菜农资四大主攻方向的产值每年超过两亿多元,销售的蔬菜种子从最初的全部从国外引进发展到如今的80%自主研发。

     

        “现在公司仍有20%的品种是从国外引进的,我希望能用5年的时间来实现水果类蔬菜的品种自主化。”张青说,“虽然目前我们和国外还有差距,但只要给我时间,我就一定能赶上!”(本报记者 毕玉才 本报通讯员 王振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