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11日 星期五

    毕业季·就业群像

    出发,去最基层

    ——清华大学毕业生李舒涛的青春逐梦路

    邓晖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11日   01 版)
    李舒涛(右三)和学生们在一起。资料照片

        编者按

     

        又到毕业季,校园里弥漫着惜别的伤感。

     

        此刻,也是出发的时节。

     

        将人生的第一颗扣子扣在哪儿?选项很多,但无不取决于你内心的天地。

     

        人生的舞台不只在高处,从今天起,我们推出一组就业群像,希望以他们的青春影像,昭示后来者,人生处处有风景。

     

        盛夏的清华园,松青柳绿。临近毕业,李舒涛再次打点起向西的行装。

     

        目的地:青海,平均海拔4400多米的“世界屋脊”。

     

        在这个火热的毕业季,青海的基层,是李舒涛的唯一选项。甚至,25岁的他还拒绝了青海用人单位为他安排的条件相对优越的分配地,毅然要求到“海拔更高、条件更艰苦”的“最基层”!

     

        李舒涛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沉潜,凭借自己的光亮去改变一些人、一些事,这是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也是我一直找寻的人生坐标。”

     

    一年支教,与西部结缘

     

        从繁华的北京出发,火车历经23小时39分,才能到达青海省省会西宁市。要是想向更深处进发,还要转汽车、走土路,不少山沟沟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甚至还要翻越雪山。

     

        这段遥迢艰辛的行程,几乎没人愿意碰触。可如今,李舒涛却要把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栽种在这片土地的最深处。

     

        2011年7月,刚大学毕业的李舒涛和清华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战友们奔赴青海省湟中县支教。在此之前,这个来自重庆市长寿区晏家镇的农家男孩从没去过家乡再往西的地方。尽管有着足够的心理准备,西北经济水平的落后还是让他始料未及。高原上的寒冬更是难熬,一连几个月,水管子都冻得梆梆响,光是每天的日常用水,往返四趟才能打够。

     

        但在登上讲台的一刹那,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却让他倍感压力,“从没见过那样的眼神,有点怯懦却又充满急切。我恨不得把自己学过的知识一股脑全都掏给他们。”

     

        分别前的最后一次班会,李舒涛让大家谈谈“梦想”。孩子们七嘴八舌,想上大学的多了,想去打工的少了。有人小声问,“涛哥,你的梦想是什么?”李舒涛想想,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回到青海,造福一方百姓”。一心向往外面世界的孩子们不相信,都笑了。

     

        但在李舒涛心中,那颗扎根西部的种子已顶出了嫩芽。

     

    两载求解,青春该种在何处

     

        “以前懵懵懂懂,哪里是大舞台,什么是大事业?支教回来后,一切豁然开朗。我知道,自己终归要回到那片土地。”李舒涛心里早已有了答案。

     

        2014年1月,当很多大学生奔波在求职场上,哀叹“一位难求”时,李舒涛终于如愿以偿地递交了赴青海省选调的相关材料。申请表交上去,评委愣了:看了这么多简历、面试了那么多人,两手准备的多,犹豫彷徨的有,却从没见过像他这样孤注一掷,啥工作都不找,一心奔着青海来的。

     

        只有李舒涛知道,这个决定,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博弈和理性思考。

     

        返校第一天,他就到处打听,有什么渠道能让他一竿子就扎到青海广袤土地最细微的纹理中?回答却一次次让他失望:现在学校还没有和青海建立对口的选调计划。想去,要么等,要么考。但考试,又很可能分不到他向往的“最基层”。

     

        湟中曾经相熟的同事也不能理解他,甚至有人劝他,“你这个娃娃脑子坏了?我们穷得自己都想出去,你一根筋地跑来干啥?”

     

        要不要退缩?究竟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物质的富足和精神的充盈,又该如何取舍?沮丧中,李舒涛一遍遍地追问自己。

     

        第二届支教队员刘振江把话说得干脆:“清华教育我们的,就是‘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

     

        他的队友侯贵松毕业后毅然投身基层,至今已10余年。第七届支教队员任霄泽也带着深深的眷恋,回到西藏山南地区泽当镇当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村官。这个身高1米9的大个子在雪域高原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他拿出在清华园钻研学术的劲头,踏踏实实学当农民,摸爬滚打从不含糊。

     

        朋辈的力量在激励,祖国的需要在召唤。李舒涛对人生的定位也越发清晰:到西部去!在西部,用一个人朴素的生活帮更多的人构筑远大梦想。青春,就是要在空白处栽种,往泥土里深扎!

     

    终生无悔,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祖国的人

     

        今年3月,借着清华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中期考察的机会,李舒涛再次回到湟中。这一次,他把回青海选调的申请表直接放到了曾经的同事和学生面前。大家先是愣住,继而欢呼,笑着拍拍他,“欢迎回家!”

     

        从不解到劝阻,再到满心欢喜地接纳。李舒涛把初出校园的第一步,稳稳地落在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还有不到半个月,就要告别母校了。如今的李舒涛,除了办理离校手续,还忙着交接他一手创办的“清华基层研究会”的相关事宜。这个仅仅有着两年历史的学生自发组织,即将面临“班子成员”的大换血,“我和另外两名会长今年都毕业,他们一个去贵州,一个去广西,全部都在基层工作。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我们还能并肩战斗!”

     

        对于研究会的未来,他从来都充满信心,“我们现在有400多名会员,覆盖清华所有院系,全部都是自发加入、有志于到基层工作的同学。将来,一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像种子一样,撒在祖国最广袤的土地上,长出希望,长成栋梁!”

     

        对于自己,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到湟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要去的地方一定是这广袤土地上最细微的肌理,这也是他在“去向征求意向表”上填写的唯一答案。

     

        “祖国终将选择那些选择了祖国的人。”带着这句从入学起就伴随他的箴言,李舒涛现在只有两个最朴素的愿望:一是去青海前把父母接来北京,看看儿子生活了6年的首都是个什么样子。二是让身边更多的人知道,在西部,在祖国最辽阔的土地上,还有一群人过着这样的生活,而他们的到来,又会为贫瘠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

     

        他说,自己从没想过要做发光的金子,他只是渺小的一粒沙,“但如果大家都愿意做这粒沙,量变、甚至质变的那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这是青春理想的闪光,更是时代最美的风景。(本报记者 邓晖)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