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迎来标志性的时点,一期工程顺利交工验收,12.5米深水航道由太仓贯通至南通,五万吨级海轮可从长江口直抵南通港。从此,江港变海港。
去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新港考察时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努力把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
“深水航道工程必将对黄金水道产生深远意义。”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徐光说。这项超过沪宁铁路运量20倍的水运工程,是我国“十二五”期间投入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内河水运工程。
“这是一项世界级的水运工程。”中交上海航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说,“在世界上找不到先例,在同类工程中它是佼佼者,是水运工程创新的一个世界地标。”
勇气:不向世界难题低头
【今天的长江已超过密西西比河和莱茵河,成为全世界最繁忙、运量最大的通航内河。在这条世界之最的内河打造一条百余公里的“水上高速公路”,是一个创举。工程人员形容说,很多创新是被长江水推着走的。】
打开深水航道的工程图,56公里航道在一张一号图上一目了然。
“工程图上,44公里堤坝,56公里航道就是几个线条,但为这几条线,工程技术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深水航道工程指挥部工程处长周发林说。
前期研究阶段,科研、设计单位持续开展工程方案研究,先后拿出了100多个工程方案进行比选论证。“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周发林说,“最重要的是遵循规律。”
“没有现成的技术和经验可借鉴。一切都要靠创新。”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长任建华说。
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河道宽窄差异巨大——最宽超过10公里,最窄仅4.5公里;河道深浅不一,有的地方是深漕,水深超过30米,有的地方是沙洲,自然水深仅9—10米。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一条宽500米、深12.5米的标准航道,是一项世界难题。
上百种方案,如何选出最优?2008年—2009年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研究开始,2012年8月工程开工,工程人员反反复复优化工程方案。“河床演变分析、数学模型计算、物理模型试验,再将河道按比例缩小到实验室内进行精细试验,提出最佳方案。”指挥部科研处长曹民雄说,“治理方案的优化,是通过无数次的探索性试验与组合,以及与专家们多次讨论碰撞深化得到。”
长江航道局通州沙1标项目部常务副经理王兴超说,“我们每天工作16小时到18小时,在船上研究技术,测算起吊受力。”
来自国内水运建设行业一流的队伍,憋着一股创新解难题、创新求突破的闯劲和干劲,奋战在浩瀚江面。
工程人员遇到的第一道难题就是“铺排”——要稳定江底洲滩地形,首先要用软体排对洲滩加以防护。每张软体排犹如一条巨大的床垫,是工程完成后整治建筑物稳定的基础。软体排的费用占总投资的50%—60%,关系整个工程成败。
“把软体排铺入超过30多米水深的江底,是一项艰巨挑战。”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陈源华说,这需要将由混凝土小方块连缀而成的排体铺设到1300万平方米的洲滩上,相当于179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一张软体排最长达470米,宽39米,比两个足球场还大。一张“床垫”的重量最少4.6吨,最重达到7.4吨。水深最深的地方30多米,最浅的地方不过膝盖。
原有铺排船最深能将排体沉到20米的地方,面对30多米的水深,“小”铺排船适应不了。
只能创新,加快创新。“为了适应大水深,我们集合科研力量突击研制出了大型铺排船,一下将适应水深达到了40米。”中交一航局通州沙2标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张庆文说,“这样的大型铺排船为国内首创。”
突发情况常常刺激着工程技术人员的神经。
浩瀚江面之下,暗流奔涌。“永远不会忘记2012年9月28日,我们第一块排施工,要把排沉入江底,但施工突然被迫中断,施工船被冲跑了200多米,巨大排布被冲毁。河势变化超过预想。”中交一航局通州沙2标项目部总工徐加峰回忆说,“我们对整个工程重新审视,马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就好比给江底盖被子,我们总共要盖1300万平方米的被子。”张庆文说,“这是在浩瀚的江面下进行作业,受河势、风速等多种因素影响,难度可想而知。受2012年洪水期影响,有的地方冲深达30多米,我们完全没有想到。认识规律,永无止境。”
一滩一策,一河一策——工程人员这样形容,“战长江”的过程,就是认识规律的过程。从1840年中国人研究长江航道变化情况以来已超过百年,但认识规律的过程没有终点。
锐气:敢向“硬骨头”宣战
【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这就是工程创新的“辩证法”。创新不是一个人的创新,是团体的创新,是集体的创新,是系统的创新。这背后是创新体制机制的保障。】
面对滔滔巨浪,如何建构一个稳固的堤坝,形成深水航道可依托的边界?
这是一门涉及结构、工艺、水流、地质、潮汐规律等的综合学科。
“什么样的结构能更好起到抗浪、减流作用?指挥部开展了适应本河段水沙运动特性的新型构件研究。”曹民雄说,研究提出了像牙齿一样的齿形构件,齿形构件单体重达200吨,最大的问题是要能吊得起来,放得下去。他们设计了一套非常巧妙的吊具,增设自动脱钩装置,齿形构件放在抛石堤上后,一提控制绳,几吨重的吊具就自动脱开构件,十分轻巧。同时还实施“洁牙”手术,采用定型钢模板,在模板斜面贴漏水模板,很好地解决了斜面气泡的问题,保证了“牙齿”的外观质量。
记者在水上施工现场看到,吊具像一把巨大的钳子,紧紧地“抓”住重达200多吨的齿形构件,测量人员用背包GPS对齿形构件安装轴线偏差进行有效控制,精确地控制在5厘米以内。
软体排在江底搭接得怎么样?过去依靠潜水员到水下探摸。技术人员思考新的改进方案,尝试运用超短基线水下定位技术和旁扫声呐成像检测技术,可以直观地看出排体搭接情况。
抛投到水下的块石,大小不一,高低不平,怎么办?中交三航局发明了水下无线遥控智能型整平机,如同一只“八爪鱼”,在船上或岸上通过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就能精确地操控它把水下的块石刮铲整平,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
过去半圆体的预制都是采取卧式分层浇注,不易控制砂斑、气泡等质量通病。针对问题,工程人员将卧式分层浇注改为立式一次性浇注,不仅工效提高一倍,而且彻底根除了质量通病。
“创新,源自实践。”曹民雄深有感触地说,“背后则是创新体制机制的保障。”
“只有在退潮的时候,我们才能在稳定的河床进行软体排铺设,退潮的时间每天往后移40多分钟,比如今天是凌晨1∶20开工,明天就是凌晨2点开工……我们的睡觉时间就得随着潮汐而变化,这是一个考验。”中交三航局白茆沙2标项目部总工毛娟龙说:“神经紧绷,不容许掉以轻心。我们要做就做世界一流。”
底气:因为“梦想”而执着
【从“蹒跚学步”,到“挺直腰杆”,再到“大步向前”;从“高速公路”,到“高速铁路”,再到“高速航道”……站在历史前进的新坐标,中国人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的“底气”。】
早在20世纪,孙中山就在《治国方略》中提出了他的构想——“治理长江口,打通拦门沙”。发挥“黄金水道”优势,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今天,夙愿正在变成现实。
“可以说,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航运工程。”曾担任了三年的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的肖大选动情地说,“在这项世界级工程的背后,总共有10余家研究设计单位参加,把全国水运顶尖人才汇集起来。”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任建华表示。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莱茵河就开始打造深水航道,花去了100多年的漫长时间。长江深水航道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前期研究,到12.5米深水航道的加速建设,算下来不到30年。
目前,仅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就已产生了20多项国家专利,在多个技术创新领域达到世界一流。
这条长江经济带覆盖6亿人口,聚集我国近40%的经济总量,寄托了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和希望。
为保护好一江清水,工程指挥部开展生态航道建设技术研究。“首次在长江江心沙洲采用生态软体排新型结构。”曹民雄说。
清晨,朝阳在苏通大桥的钢索里穿行,和着长江波涛,弹奏着华美乐章。从辽阔江面走向茫茫大海,所拓宽的不只是航道,更是一个民族的视野。(本报记者 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