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关注的北京市公交票价改革启动。从7月3日至20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和北京市交通委联合组织开展“我为公共交通价格改革建言献策”活动,就北京市公交票价改革问题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据悉,这是北京市首次在价格方案形成前公开听取社会意见,也是首次在方案制定前公开相关重要信息。那么,北京公交票价为何要调整?现行票制票价存在什么问题?票价改革过程中如何采纳民意?
“廉价公交”时代将结束
“北京的公交太便宜了!”不止一个外地朋友感叹和羡慕。以地铁为例,从乘车一站最短的400米,到全程最长88公里,票价都是2元,但路程却相差200多倍。市区地面公交65%左右的线路实行1元票价,刷卡4折或2折优惠。这种“公交4角起,地铁2元坐到底”的单一票价制,与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
自2007年北京施行“廉价公交”后,北京的公共交通进入快速发展期:2013年公交客运总量达到80.4亿人次,其中地铁运送超过32亿人次,地面公交超过48.4亿人次。
然而,随着北京路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单一票价不合理的问题日益凸显,公共交通运营以及财政补贴“负担”与日俱增。从2010年到2013年,北京市对公共交通的补贴从135.3亿元上升到200.1亿元。
“运营成本远远不能从票价收入中获得弥补,公共交通体系发展将不可持续,不利于未来城市发展。”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王丽梅认为。
“公交票价改革,不是单纯的涨价,也包括票制的更合理设定。”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社会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统筹考虑首都城市性质、人口资源状况以及特大型城市交通发展规律等因素,按照坚持公益性、促进可持续性、提高安全便捷性的原则,研究提出北京市公交票价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能否真正体现民意
在北京,约50%的人出行靠公共交通,票价改革牵涉到千万人的利益。票价怎么调、调多少?这是普通市民最关心的。
据了解,此次北京公交票价改革,市民可以通过网上留言板、邮寄信件、电话传真和微信4种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价格方案形成前公开听取社会意见,这还是第一次;在调价方案制定前公开相关重要信息,这也是第一次。”有专家表示,这是北京市在制定价格政策工作中的一次新的尝试。
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网站上看到,公交地铁票制票价改革首批民意公开。一项数据显示,近7成市民赞同小幅调整价格,约3成不赞成调价。不同意调价的理由包括公交地铁具有公益性,应该以国家补贴为主、民众希望享有交通福利等。
“我们的目的是在更大的范围、通过更多的渠道征集社会意见建议,群策群力,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票价改革方案。”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长期关注北京市价格政策制定工作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孙玉栋表示,北京市主管部门此次就公共交通调价并没有拿出一套具体方案,目的就是为了集思广益,寻找好的思路和办法。
据了解,北京有关部门收取社会意见,不仅针对公交价格改革,也包括对于公交管理和服务的意见,如对公交服务改进的建议,公交现行票制票价存在的问题,公交票价政策应该怎么改革等。
也有市民担心政府部门征求民意别成了走形式。“适当调整一下价格,比如翻倍还可以接受,太高了就有压力了。毕竟乘公交出行的多是工薪一族。”
改革要兼顾公益性与经营性
在北京乘地铁,最大的感受就是“挤”!不少乘客抱怨道。显然,低票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公共交通管理差、服务差、环境差、乘坐的舒适度差。
北京市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市公交客运总量达到80.4亿人次,比2007年增长了64%;其中,地铁运营线路17条465公里,增加了4.1倍;地面公交线路813条,增长了31%。然而,高速发展的公共交通背后,却是运营收入的连年下降:地面交通的运营收入,2007年是30.87亿元,到2013年,却下降到25.93亿元;地铁公司也不例外,亏损严重。
据北京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经测算,地铁每张2元票价背后,是近2元的政府财政补贴。由于公交企业入不敷出,亏损严重,政府不得不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仅2013年一年,北京市对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财政补贴就高达200亿元。
然而,在公共交通发展中,北京市政府除了承担投资建设、保障安全等责任外,还要承担支撑企业运营的责任,政府资金投入日益加大,财政可持续负担能力受到挑战,严重影响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持续落实。
“大量公共财政资金用于交通补贴,也将影响北京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投入。”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公共交通的定价应遵循“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既要坚持公益性,又要保障运营的市场化,只有公益性与经营性并存,才能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开启北京公共交通高效率高水平服务时代的到来。(本报记者 张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