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位于泰山东麓的泰安黄前镇已是烈日炎炎。走过一段崎岖不平的山路,记者跟随山东泰安黄前水库水文站站长李明华来到位于山坡上的一处雨量监测站。
“在汛期,我们监测雨情全靠它,我得赶在下雨前把这些设备都巡查一遍。”说着,李明华拿出检测仪对雨量监测器做了个全身“体检”。从翻斗式雨量传感器到雨量微电脑采集器再到GPRS无线数据传输设备,李明华生怕错过了任何细节。
在黄前水库水文站负责的292平方公里的流域里,像这样的雨量监测站共有23个。流域内每处地质地貌、每一个水库塘坝,李明华都了然于心。
半天的巡查结束后,李明华回到位于黄前水库岸边的水文站,这里也是他和妻子任成莲的家。夫妻二人以站为家,在基层水文站已经度过了28个年头。对于他们来说,水文监测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深深融入了整个人生。
李明华生于水文世家,父亲、弟弟都是水文工作者,在孩提时代李明华就爱上了水文工作。
如今的水文站,监测工作每天都要进行,上午8点要进行水位、蒸发等监测。遇到下雨天,要随时向省市县各级防汛部门上报雨水情信息,大雨暴雨时更是要日夜坚守。
2000年8月9日,黄前水库流域内突发了一场自建库以来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水,24小时流域平均降雨259毫米。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公路、农田被冲,水库大坝出现险情。“越是这时候越需要冷静。”险情面前,李明华指挥若定,夫妻二人不分昼夜,协同作战,冒雨观测降雨、蒸发、水位,随时向在水库坐镇指挥的省、市、区领导汇报水情。
“每6分钟,我就要从屋里跑到水库边看一次水位。大雨中,雨伞脆弱的就像一张纸片,整个人都淋透了。”任成莲回忆。
由于站上的通信线路被雷击,上游的雨水情信息不能及时传递,为了准确地做出水库的洪水预报,李明华骑摩托车冒雨到20里外的下港水文站和麻塔雨量站了解雨水情信息。整整7个小时,他一直穿梭于无法联系的雨量站之间。经过精心的分析计算,并与市局水情科会商,果断地对外发布入库洪水总量3540万立方米的洪水预报,预报精度达99.8%。
像这样紧张的测报工作,已成为俩人在汛期最平常的生活。“水文从来就是个清苦、单调的行业,水文人常年驻守在山谷河畔,寂寞为伴、江河为友。但当你爱上这一行时,就会在心里产生一种无穷的力量去热爱、去探索,因为这些宝贵的基础数据,换来的是一方百姓的平安、千家万户的安宁。”谈到水文工作的苦,李明华笑了,笑声中透出爽朗和洒脱。(本报记者 李 慧 赵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