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03日 星期四

    转型·活力

    外贸形势趋稳回升

    作者:陈恒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03日 10版)

        国家统计局7月1日公布的PMI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为去年12月以来的高点。海关总署6月份进出口数据虽然还没有出来,但从五六月份的迹象可以看出,下半年外贸形势即将好转。

     

    半年形势怎么看?

     

        6月份新出口订单指数创去年12月以来高点,这在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看来,主要得益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近期经济好转,外需回暖,加之我国支持外贸稳定增长、促进贸易便利化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制造业出口形势进一步好转。

     

        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1%。其中,出口下降了4.8%,进口下降了1.2%。这被媒体称为“双降”,是除了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以外近十多年来首次出现的。5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对支持外贸增长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部署,涉及几乎所有与外贸相关的部门。

     

        及至5月份外贸数据出炉,外贸形势有所向好。按美元计,5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550.2亿美元,同比增长3%,较4月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954.7亿美元,增长7%,较4月提高6.1个百分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分析今年5月出口增速回升时认为,这得益于中央稳外贸政策措施的出台提振了出口企业的信心,得益于国际市场需求的稳定回升,也跟去年年初异常贸易因素的影响已经减弱有关。

     

        关于去年年初的异常贸易因素导致今年年初同比“双降”的现象,舆论此前其实早已探讨过。2013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同比增长了13.4%,但是到了2013年5月份,中国外贸仅仅增长了0.4%。业界认为,这与海关剔除虚假数字有关。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裴长洪表示,如果将2013年1月至4月的虚假成分隐去,2014年前5个月大陆对其他经济体的进出口增速达到了6.2%。“真实的情况没有统计数字反映得那么糟糕,但是也没有年初预期那么好。”

     

    未来亮点何处寻?

     

        延续上半年尤其是二季度的趋势来看,出口增长确实已经出现了逐步好转的势头。5月份美日欧等经济虽然有波动,但基本保持平稳。摩根大通的全球综合PMI指数和新订单指数都达到了54.3,创出年内新高,也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表明全球的复苏步伐加快。汇丰PMI新兴市场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反弹,5月份达到了50.6。

     

        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美日欧出口增长6.3%,对东盟出口增长6.6%。从贸易方式上看,虽然加工贸易仍然相对疲弱,但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速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8%,服装、鞋类、数字电视、智能手机、汽车等大宗商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关于全年的外贸形势,沈丹阳认为,未来几个月,有利因素比不利的因素还是要多得多,外贸有望延续趋稳回升的势头。“当然,现在的形势依旧复杂严峻,要实现预期的发展目标,任务仍然比较艰巨。主要的有利因素是国外市场需求回升,国家出台支持政策,出口企业信心正在提振。”

     

        商务部对全国1900多家重点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5月份出口信心指数达到108.9,超过100,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线以上,预示下半年出口将会继续好转。中国社科院、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的预测也都显示,下半年外贸增速有望有更大幅度的回升。(本报记者 陈 恒)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