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

    走基层·新疆行

    亮起来 美起来 富起来

    ——新疆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扫描

    王昊魁 王瑟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02日   01 版)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建设大美新疆成为新疆各族群众奋斗的目标。

     

        大美新疆美在哪儿?为了将新疆之美展示给读者,从6月27日起,本报记者分赴新疆喀什、阿克苏、克拉玛依、和田、伊犁等地,下到农村社区,深入厂矿企业,走进城市新区,来到部队驻地,进行实地采访报道,全面反映新疆改革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民生改善、边防巩固所取得的成就,展现大美新疆宁静祥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本报今起推出《走基层·新疆行》专栏,敬请关注。

     

        “同刚来时相比,感觉这里越来越漂亮,老百姓越来越富。”日前,记者来到新疆喀什市采访,该市青年骆驼旅行社总经理马利克说,2010年他从北京到喀什,一下子就被这里吸引,“店铺有文化,街道有故事。”

     

        “喀什老城区改造后,我多了4间店铺,一间自己开超市,其余3间出租,一年下来,我比以前多挣4万元。”今年60岁的喀什老城区居民阿迪力·买买提说:“现在腰包鼓了,这真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坐落在新疆西南方的喀什市,曾是古老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现有着“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美誉。近年来,喀什通过老城区危旧房改造,既扮靓了城市,又增加了居民收入。采访中,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亮起来、美起来、富起来,正成为喀什的生动写照。

     

    一户一设计,充分尊重居民意愿

     

        6月27日下午4点,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塔哈提库力克村,阳光照进比丽克孜·依明家的院子。去年11月,她们一家5口,从住了15年、150平方米的土房子,就地搬进了现在总面积为29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

     

        比丽克孜·依明的新家,一层是厨房、卫生间,二层为卧室、客厅。站在自家院子里,她高兴地说:“看看我们改造后的新家,房子面积大了,房间多了,水、电、天然气接到家里,生活方便多了。”

     

        比丽克孜·依明说的“改造”,是2010年启动的喀什老城区危旧房改造工程。喀什老城区有49083户、22万居民。改造前,房屋大多是土木房、危房,基础设施不完善,街道狭窄,生活环境较差。

     

        加快喀什市老城区改造的步伐,直接关系到防震减灾、民生改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与边疆巩固。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定,对喀什老城区28个片区的507万平方米危旧房进行改造,同步建设周转房,完善水、电、暖、气、路等基础设施。

     

        喀什老城区,因其独特的建筑历史风貌和传统习俗文化,备受瞩目。“我们在改造中高度重视传统风貌的传承。”喀什市老城办党政办主任师世雄说。

     

        “镇干部、村干部深入到每家每户做工作、讲政策,始终尊重居民意愿,居民自愿签订协议的才实施改造。”乃则尔巴格镇党委书记马春明说,“没想到居民们改造积极性非常高。”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项目累计开工改造危旧房21109户、204万平方米,完成17209户、158万平方米。师世雄说,2014年计划开工改造危旧房11274户,力争完成改造总任务的65%,目前改造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一街一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

     

        库木代尔瓦扎街道阿图什巷,是喀什著名的手工艺品一条街。步入其中,浓郁的民族特色、美不胜收的装饰,让深入其中的游客流连忘返。

     

        走出阿图什巷,拐入千年古街——吾斯塘博依,游人来回穿梭于经营铜器、花帽等店铺中;在俗称铁匠街的坎土曼巴扎,不仅可以买到纯手工制作的铁器,还可以亲眼目睹传承几百年的维吾尔人手工艺;作为新疆唯一主销陶制品而享誉中外的花盆巴扎街,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制作土陶……

     

        经过改造的喀什市恰萨街道的阿热亚路,总长480米。记者看到,在这里既有特色茶馆,又有铁具、陶具工艺品店。特别是街道充分利用狭小空地,实施“见缝插绿”,将道路两边种上杨树、柳树、桑树、法桐等,更为街区增添了几分生气。

     

        一街一特色,万家万风情。据喀什市旅游局局长李霞介绍,危旧房改造基本保留了街区传统风貌、肌理,并打造出每条街区的特色,做到“街街有业态,特色各不同”,从而实现传统历史风貌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现在我们正朝着5A级旅游风景区的目标努力”。

     

    一户一“银行”,安居更要富民又乐业

     

        喀什市乃则尔巴格镇“特色馕一条街”原名“荒地路”,过去村民在自家院内打馕,只能沿街叫卖,街道脏乱差,生意冷冷清清。经过改造,480米长的街道整齐干净,楼盘耸立,200多家商铺在此云集。

     

        “现在居民们有的继续打馕,有的经营其他生意,或者干脆当起了房东,将多余店铺出租,挣租金。”马春明说,“这样既增加了居民收入,还带动了更多人就业。”

     

        如果只让群众安居,做不到富民、乐业,旧城区的改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几年,喀什市努力在“安居”与“富民”的结合点上大做文章,借助党的惠民政策,鼓励居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在恰萨街道古扎社区,居民买米提名·斯依提经营着一家旅店,每天来此住宿的人络绎不绝。买米提名·斯依提高兴地告诉记者:“改造后,月收入超万元,较以前一下子翻了三番。”

     

        “利用有限资源,做生意、展示手艺、传承技艺,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已成为越来越多居民的共识。”李霞笑着说,“居民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生活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旧城改造改善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收入,更多居民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确实从旧城改造中得到了实惠。”师世雄表示。

     

        师世雄说,旧城改造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目前正举全市之力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我们要努力把喀什建设得更亮、更美、更富。”师世雄满怀信心地说。(本报记者 王昊魁 王 瑟)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