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02日 星期三

    面子和里子,怎么选?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采访记

    郑晋鸣 韩灵丽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02日   05 版)

        每年这个时候,是一些家长和孩子最忙的时候,忙着选学校和专业。离江苏高考志愿填报结束只有最后两天,记者发现,“要面子,轻里子”,“重本地,轻外地”的现象依旧。在填报志愿时盲目追求名校、忽视专业选择,宁可在家门口读专科也不愿意到外地读本科,令人忧心。有专家指出,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人们长期以来养成的攀比习惯以及恋家情结,而在高考填报志愿中,这种狭隘的地域文化亟须摒弃。

     

    上哪所学校?扎堆名校?

     

        黄跃定,南京高淳高级中学的考生,这次高考成绩比江苏理科本一控制线高出8分。参考了往年分数线后,黄跃定决定“冒险”报中国矿业大学,而在专业那栏,则选择了服从调剂。

     

        “中国矿业大学是‘211高校’,说起来有面子。”谈及为何要“冒险”时,黄跃定的父亲这样回答。得知黄跃定的决定后,隔壁邻居高朗曾试图以自己的经历劝其再认真考虑考虑。高朗现在大三,当年,他的高考分数比本一省控线高出30分,一心想读个“985”“211”。于是,填报志愿时,高朗分别填写了一个“985”高校、两个“211”高校,并“服从调剂”,结果,他被调剂到旅游专业。入学后他才发现,自己对该专业一点都不感兴趣,尽管在重点院校读书,但心里却不痛快。高朗把自己的感受告诉了黄跃定,但黄跃定一家人却不为所动,并认为:“隔壁邻居都上了名校,我孩子为什么就不能?”

     

        采访中,记者发现,“说起来有面子”成为考生选学校的依据,扎堆热门高校成为常态。而为了上到一所名校,不少省控线以上的考生选择复读。

     

        对此,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江应中表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在我国的家庭教育生活中根深蒂固,能够进入名校深造是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而往往正是由于这些被扭曲的期望,加剧了填报志愿时的浮躁、攀比心态。实际上,再好的大学,专业也是参差不齐的,一些名气不那么响亮的大学,往往“藏”着一批好专业,例如扬州大学的农学、畜牧专业,江苏科技大学的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这些专业在业界知名度高,学生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因此,在填志愿的时候,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大学和专业。

     

    去哪儿上?就近上?

     

        7月1日下午,南京考生唐家慧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就在几个小时前,她还在兰州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之间举棋不定。按理说,兰州大学不仅是“985高校”,还有更多适合她的专业,而南京林业大学却只是一所普通的地方高校,专业方面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小。本该毫无疑问报考兰州大学,但在唐家慧看来,兰州大学离家太远了。“兰州离南京1800多公里,坐火车最快也得18个小时,我如果去了那里,一学期才能回来一次。”唐家慧忧心忡忡地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南京林业大学。“在家门口上学,我们好照顾她。”唐家慧的父亲唐三中说,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家,不舍得她到外面上学。

     

        在江苏,唐家慧的选择并不稀奇。在外读了四年大学的姜山,读研究生时,想尽一切办法要考回南京;被新疆大学录取的江苏师范大学毕业生徐星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又决定放弃,因为新疆离老家江苏如皋太远了。

     

        因为不愿意离开家,多数南京的考生宁愿以本一的分数读本二,南京以外的学生又扎堆报考南京高校,“水涨船高”,一些高校本身实力并不强,却因为地域优势,分数线年年攀升。而一些位于苏北的好学校,生源却逐年下降,形成一种畸形现象。

     

        “在江苏以外,有很多好大学,例如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等等。离开家,到这些学校,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北京工作的江苏人李铭告诉记者,当年他分数不够,“被迫”到了贵州大学,刚开始很不开心,可到了贵州后,才发现,原来这里并不比自己的家乡差,在贵州的四年让他深受锻炼,为自己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专家指出,“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观念深刻地烙在了许多中国人心中。可是,当“顾家”变成了“恋家”,便有可能影响人前进的步伐。人们记住了“父母在,不远游”,却忘了还有下一句,“游必有方”。尽孝的方式有很多种,即使远离家乡,也同样能让青年人学会成长。

     

        (本报南京7月1日电 本报记者 郑晋鸣 本报通讯员 韩灵丽)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