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14年07月01日 星期二

    红色印记·寻访中国梦开始的地方

    赤水河,诉说不朽的神话

    吕慎 柳路 《 光明日报 》( 2014年07月01日   04 版)

        赤水河,一条红色的河。

     

        1935年,红军在这条“红河”上,3个月内4次横渡,3万人杀出了40万人的重围,演绎了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神话,书写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光辉篇章。

     

    绝境中的胜利

     

        1935年1月,红军占领遵义之后,蒋介石急调嫡系部队和川黔滇三省、共约150多个团的40多万兵力,企图将中央红军消灭在黔北地区。为摆脱险境,党中央决定北渡长江,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革命根据地。然而红军的战略意图被敌人察觉,北上受阻。1935年1月28日,红军决定先歼灭尾追的川军郭勋祺部,战斗在赤水河边的青杠坡打响。因情报有误,红军损失惨重。在前后夹击的绝境中,毛泽东当机立断,撤出战斗,在青杠坡附近的土城镇西渡赤水。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

     

        一渡赤水之后,红军到达云南的扎西地区,并准备在那里建立根据地。然而,蒋介石对红军咬住不放,调集精锐部队企图再次围歼红军。红军瞄准薄弱的黔北王家烈部,回师东进,由太平渡、二郎滩二渡赤水,再打遵义。二渡赤水中,最著名的就是遵义战役,其中娄山关大捷更是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毛泽东满怀激情写下了壮丽的诗篇《忆秦娥·娄山关》。

     

        当蒋介石调重兵围攻遵义时,红军又出其不意地从茅台镇三渡赤水。红军主力在赤水河以西30公里的狭长地带隐蔽起来,同时派一部红军携带电台等伪装主力往四川方向行进,造成我军要去四川的假象。蒋介石果真上当,又调滇军、黔军前往四川。等敌军集结完毕,毛泽东又急令我军四渡赤水,兵进贵阳。当时蒋介石正在贵阳督战,赶紧调集滇军精锐护驾。突出重围的曙光就这样出现了。云南北部成了软肋,我军直插川滇边境,并于5月3日在皎平渡巧渡金沙江,完成了战略突围。

     

    创造神话的秘诀

     

        红军在危急关头,为什么能扭转战局,反败为胜呢?

     

        长期从事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的遵义军分区原司令员孔健分析认为:“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孙子兵法》的一个核心,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四渡赤水中,红军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配合高机动性的运动战,使红军由战略被动转为战略主动。

     

        四渡赤水战役之所以能取胜,除了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之外,还必须归因于中国共产党的巨大优势。

     

        曾经参加过四渡赤水战役的老红军王道金回忆说,在战役中,一些同志抱怨:“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走了很多冤枉路。”这时,我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级一级做工作,大家想通了,战斗力也就来了。

     

        四渡赤水纪念馆副馆长袁正刚向记者展示了陈列柜里珍贵的28期《红星报》:“红军在长征的艰难环境下,依然坚持出版《红星报》,当时有党报、军报双重功能,在鼓舞士气、凝聚军心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袁正刚还介绍说,当时红军规定所有会写字的战士每人每天至少刷写两条革命标语。通过标语,红军所到之处,老百姓都了解了红军为工农革命的理念,获得了劳苦大众的欢迎。

     

    神话必将继续

     

        在遵义的“红军山”上有一座女红军卫生员雕像,几十年风风雨雨,长年不衰地有许多老百姓前往披红挂彩。这尊历史的雕像,把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演绎得尽善尽美。

     

        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省首席红色旅游专家、四渡赤水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先荣告诉记者,四渡赤水的胜利其实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胜利。在这场战役中,共产党始终坚持宣传群众、武装群众、维护群众利益,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毛泽东正确军事指挥才得以顺利执行。

     

        重温四渡赤水战役,再次向我们昭示,只要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那么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会不断创造。(本报记者 吕慎 柳路)

     

    光明日报
    中华读书报
    文摘报
    出版社
    考试
    博览群书
    书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