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传会的报告文学新作《国家的儿子》(春风文艺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是一部具有较强现实性的作品,它描述的是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感人事迹。同时也是一部励志之作,再现了罗阳及其团队披肝沥胆研制航母舰载机、实现中国航母梦的艰辛历程。
“国家的儿子”,是作者对罗阳“身份”的定位,更是对其短暂而壮丽人生的褒扬。作品开篇呈现的是主人公“生命的最后时刻”,记录了罗阳从2012年11月18日到25日“督战”歼—15舰载机首次着舰起飞的全过程。这是他最后的华彩亮相。伴随着试飞成功,罗阳却因过度疲劳突发心肌梗死而轰然倒下。在充满深情的叙述中,作者以闪回的方式,描述了罗阳51年生命历程的精彩时刻。求学北航的大学时期,罗阳受到美国阿波罗号飞船登月和中国女排夺冠的激励,立志“航空报国”;在601所当设计员的十年,他兢兢业业、心无旁骛;20世纪90年代中期担任组织部长时,他不谋私利、关爱同志;就任沈飞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之后,他一心扑在歼—15舰载机的研制工作上。作品以大量细节表现罗阳一生所经历的种种考验,凸显其作为技术、管理和政工三位一体复合型专家的基本品格,以及爱国敬业的高远境界。作品通过胶圈事件、工人违规操作致死、砂纸事件等描述,写出了主人公对待工作的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又通过婉拒杨师傅送礼、看望一家四代沈飞人、关心困难职工刘兴延并帮助解决其妻儿的工作、化解职工子弟就业矛盾等事例,将罗阳纯粹、清正、廉洁的品质体现出来。文中有一段描述主人公为干部轮训班学员讲课的情景,课上罗阳提出了心商、德商、志商、智商、情商、逆商、悟商、财商和健商的“九商”理论。而罗阳自己正是实践这“九商”的代表。在书中,作者还描述了徐舜寿、黄志千、陆孝彭、吴大观、杨宝树等一大批“国家之子”,他们是中国航空梦的前辈追梦者,而罗阳正是前赴后继的后来人。
在作品中,罗阳这个看上去“没有故事”“没有缺点”的人物被写活了。这要归功于作家对于非虚构写作基本原则和理念的恪守,也仰仗于作家的艺术表现功力。作为一位曾经写下《希望工程纪实》《中国乡村教师》《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和“海军三部曲”等报告文学的作家,黄传会说过:“没有采访就没有报告文学,报告文学作家是用‘脚步’在写作。”这是一个真正的报告文学作家的切身感受和经验之谈。为了写好罗阳这个人物,作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亲身感受罗阳曾经求学、工作之地,采访数十位与罗阳有关联的人物,“恶补”三四百万字的材料。这就使得作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表现现实人物的真实性,多维视角下呈现出人物的独特个性与风采,以及诸多丰富的细节和场面。在“没有故事”的主人公那里,作者寻找到了富于个性色彩的故事,譬如他管理方式“强硬”,干部开会,“谁的手机响了,也要起来,一直站到会议结束”;他很“干净”,没有负面新闻,“单纯得像个小学生”;他很有“品位”,排球、摄影、围棋样样拿得起来。这些为人物性格的主色增添异彩,使人物形象显出活性和灵性。
对一个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家来说,仅仅恪守非虚构性原则是不够的。他需要在真实书写的前提下,艺术地传达自己对于描述对象的感性或知性的基本态度。在《国家的儿子》中,作者在保持语言表达现场感的同时,浸入了浓郁而强烈的情感。这不仅没有削弱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反而强化和升华了这一特性。“带着镣铐跳舞”是对其最为形象的概括,自然这也非易事。黄传会为此感叹:“报告文学又是最苦的写作,难度最大的写作。”黄传会以其包括《国家的儿子》在内的诸多作品证明了这种写作的“苦”和“难”,但历史或许也终将证明其所再现的“罗阳们”之于中国的真正价值。若如此,对坚守严肃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来说,应当是一种莫大的慰藉。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